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陈志欣(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基于历史视角探析黄河与中华文明的内在联系——评《黄河与中华文明》[J].人民黄河,2022,第9期
  • 张铮溪(中北大学).黄河流域民歌艺术的文化价值及传承途径——评《黄河流域民歌艺术研究》[J].人民黄河,2022,第9期
  • 梁祥金1,张华岩2,姚娅杰3(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黄河水利委员会新闻宣传出版中心;科兴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引黄灌区集中与分散沉沙方式分析[J].人民黄河,2022,第9期
  • 薛晔莉(陕西省杨陵区文物管理所).黄河中上游史前、商周考古——评《黄河中上游史前、商周考古论文集》[J].人民黄河,2022,第9期
  • 张晓丽(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从《基于多源多尺度数据融合的黄河含沙量检测模型研究》看多源多尺度数据融合理论在黄河含沙量检测中的应用[J].人民黄河,2022,第9期
  • 宋海萍(甘肃省水利厅水利工程建设造价与规费管理中心).引洮供水工程建设管理的措施及经验总结——评《引洮供水工程及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人民黄河,2022,第9期
  • 吴长川(西安明德理工学院通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教研室).北宋黄河水灾防治及启示——评《北宋黄河水灾防治与水利资源开发研究》[J].人民黄河,2022,第9期
  • 余欣,李其江,刘希胜,闵敏,杨阳,时璐,马蕊.湟水水沙情势演变及驱动力分析[J].人民黄河,2022,第9期
  • (人民黄河杂志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题征稿[J].人民黄河,2022,第9期
  • 张红武1,刘广全2,侯琳1,李琳琪1,张强3(清华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水利局).创新完善淤地坝结构是根治黄河的必由之路[J].人民黄河,2022,第9期
  • 宋敏,邹素娟(西安财经大学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研究中心).黄河流域碳排放效率的区域差异、收敛性及影响因素[J].人民黄河,2022,第8期
  • 陈沛源,俞巧,李金文,马金珠(兰州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1957—2016 年泾河干流径流量变化趋势分析[J].人民黄河,2022,第8期
  • 孙虹洁1,赵振华1,黄林显2,3,邢立亭2,3,郝杰1,罗振江1(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济南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山东省地下水数值模拟与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多变量LSTM 神经网络模型在地下水位预测中的应用[J].人民黄河,2022,第8期
  • 王敏1,2,谢雨涵1,邓梦华1,2,范佳缘1(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省“世界水谷”与水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测度及演化分析[J].人民黄河,2022,第8期
  • 杨大杰1,欧阳友2,3,李炳华2,潘兴瑶2,马宁2,杨默远2,黄上富2,3(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我国水环境中喹诺酮类抗生素赋存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J].人民黄河,2022,第8期
  • 赵之煌1,李纲1,胡丽香2,张莉萍3,陈柳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基于水生态文明视角的城市滨水空间研究[J].人民黄河,2022,第8期
  • 赵志杰1,李驰1,2,3,高瑜1,2,3,张振国1,2,3,张永锋4(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地质技术与岩土工程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沙旱区地质灾害与岩土工程防御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MICP 技术与超旱生植物联合治理流沙试验研究[J].人民黄河,2022,第8期
  • 王艳1,雷淑珍2(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黄河流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J].人民黄河,2022,第8期
  • 贺辉(郑州大学 法学院).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之生态补偿机制优化[J].人民黄河,2022,第8期
  • 王忠静1,2,3,娄俊鹏1(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关于黄河“八七”分水方案调整的几点思考[J].人民黄河,2022,第8期
  • 朱婉依1,李昆鹏2,3,李丽珂2,3,郑佳芸2,3,张世安2,3(成都兴城资本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南省湖库功能恢复与维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黄河宁夏段水沙演变规律及冲淤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人民黄河,2022,第8期
  • 夏冰1,马鹏宇2(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工程学院;中节能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有植被明渠缓冲带阻力特性试验研究[J].人民黄河,2022,第8期
  • 胡彩虹1,查斌2,李常青1,杨帆1,2,荐圣淇1(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洛阳水利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土地利用变化对蓄满-超渗兼容模型参数的影响分析[J].人民黄河,2022,第8期
  • 王欣1,2,唐凤珍1,2,李想3,王远见1,2(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下游河道与河口治理重点实验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博弈论的汛期小浪底-西霞院-下游河道水沙资源优化分配研究[J].人民黄河,2022,第8期
  • 孙龙飞1,2,郭秀吉1,2,王婷1,2,颜小飞1,2,王子路1,2,王远见1,2(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下游河道与河口治理重点实验室).调水调沙期小浪底水库出库泥沙组分估算研究[J].人民黄河,2022,第8期
  • 范旻昊,田文君(黄河水利委员会 水文局).GFS 气温预报模型在黄河内蒙古河段应用效果检验与分析[J].人民黄河,2022,第8期
  • 陈雄波1,2,王崇浩3,陈松伟1,2,王彤1,2(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水利部黄河流域水治理与水安全重点实验室(筹);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黄河口流路运用方案综合评价模型系统研究[J].人民黄河,2022,第8期
  • 钟寰,程舒鹏,李溪智,刘一鸣,李振山,赵志杰,薛安(北京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河下游滩区村台对洪水演进的影响[J].人民黄河,2022,第8期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