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欣,李强,曹清河,马代夫(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甘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中国甘薯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J].中国农业科学,2021,第3期
  • 李顺国1,刘猛1,刘斐1,邹剑秋2,陆晓春2,刁现民3(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河北省杂粮研究实验室;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高粱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J].中国农业科学,2021,第3期
  • 郑凤君1,王雪2,李生平1,刘晓彤1,刘志平3,卢晋晶1,3,武雪萍1,席吉龙4,张建诚4,李永山4(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人民政府;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免耕覆盖下土壤水分、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分布对小麦产量的协同效应[J].中国农业科学,2021,第3期
  • 李顺国1,2,刘斐2,刘猛2,程汝宏2,夏恩君1,刁现民3(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河北省杂粮研究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谷子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J].中国农业科学,2021,第3期
  • 陈红霖1,田静2,朱振东1,张耀文3,陈巧敏4,周素梅5,王丽侠1,刘玉皎6,何玉华7,尹凤祥8,魏淑红9,程须珍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中国食用豆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J].中国农业科学,2021,第3期
  • 高玉林(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薯类作物研究中心).马铃薯块茎蛾绿色防控技术[J].中国农业科学,2021,第3期
  • 张梦迪1,闫俊杰1,高玉林1,2(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薯类作物研究中心).马铃薯块茎蛾对不同品种马铃薯块茎的适应性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21,第3期
  • 肖浏骏,刘蕾蕾,邱小雷,汤亮,曹卫星,朱艳,刘兵(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智慧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系统分析与决策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信息农业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小麦生长模型对拔节期和孕穗期低温胁迫响应能力的比较[J].中国农业科学,2021,第3期
  • 李祥,张小娇,肖春,董文霞(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同性别和交配状态的马铃薯块茎蛾对马铃薯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J].中国农业科学,2021,第3期
  • 高志源,许吉利,刘硕,田汇,王朝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大田群体冬小麦氮收获指数变异特征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21,第3期
  • 毛安然1,赵护兵1,杨慧敏1,王涛1,陈秀文1,梁文娟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乾县果树技术服务站).不同覆盖时期和覆盖方式对旱地冬小麦经济和环境效应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1,第3期
  • 陈洋1,赵红怡1,闫俊杰2,黄剑1,高玉林2,3(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绿色农药与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薯类作物研究中心).马铃薯块茎蛾性信息素化学合成研究现状[J].中国农业科学,2021,第3期
  • 李浩1,韦本辉2,黄金玲1,李志刚1,王令强1,梁晓莹1,李素丽1(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粉垄对甘蔗根系结构发育及呼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1,第3期
  • 孟蕊,刘晔,赵爽,房伟民,蒋甲福,陈素梅,陈发棣,管志勇(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景观农业重点实验室).砧穗互作对菊花嫁接苗耐盐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1,第3期
  • 王静帆1,黄峰1,沈青山1,温彦涛2,郭志刚2,景晓亮2,张春晖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加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江苏超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低温长时蒸煮对猪肉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1,第3期
  • 毕蒙蒙1,刘迪1,高歌1,祝朋芳1,2,毛洪玉1,2(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辽宁省林木遗传育种与培育重点实验室).CmWRKY15-1通过水杨酸信号通路调控菊花白色锈病抗性[J].中国农业科学,2021,第3期
  • 熊焰1,韩瑞1,胡纯华2,王静1,肖春1(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云南农业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化学与物理刺激对马铃薯块茎蛾产卵行为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1,第3期
  • 孙燕燕1,2,李昕2,林密2,李峰松1,2,包艳芳2,陈夏辉2,杨光2,曾巧英1,蒋韬2(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口蹄疫国家参考实验室).Pt-Pd合金纳米颗粒标记口蹄疫A型病毒抗体检测的免疫层析方法[J].中国农业科学,2021,第3期
  • 王雍,李思妍,何思锐,张迪,连帅,王建发,武瑞(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黑龙江省牛病防制重点实验室).BLV-miRNA跨界调控人类靶基因预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21,第3期
  • 李景1,2,吴会军2,武雪萍2,王碧胜3,姚宇卿4,吕军杰4(河北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产业结构优化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长期免耕和深松提高了土壤团聚体颗粒态有机碳及全氮含量[J].中国农业科学,2021,第2期
  • 王诗雅1,2,郑殿峰1,2,项洪涛3,冯乃杰1,2,刘雅2,刘美玲2,靳丹2,牟保民2(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初花期淹水胁迫对大豆叶片AsA-GSH循环的损伤及烯效唑的缓解效应[J].中国农业科学,2021,第2期
  • 赵卫松,郭庆港,苏振贺,王培培,董丽红,胡卿,鹿秀云,张晓云,李社增,马平(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马铃薯健株与黄萎病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对碳源利用特征[J].中国农业科学,2021,第2期
  • 刘强,刘纪伟,田恬,严薇,刘兵,赵思琪,胡秋辉,丁超(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高校粮油质量安全控制及深加工重点实验室).高温胁迫下糙米短期储藏气味指纹图谱变化规律的动态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21,第2期
  • 王倩1,2,李政1,3,赵姗姗1,郄梦洁1,张九凯4,王明林3,郭军2,赵燕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农产品安全研究中心).稳定同位素技术在肉羊产地溯源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科学,2021,第2期
  • 王君杰,田翔,秦慧彬,王海岗,曹晓宁,陈凌,刘思辰,乔治军(山西农业大学农业基因资源研究中心/农业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杂粮种质资源发掘与遗传改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光周期对糜子生长发育及叶片内源激素的调控效应[J].中国农业科学,2021,第2期
  • 杨柠芝1,李婷1,王燕1,陈卓1,马义诚1,任强林1,刘佳佳2,杨会国2,姚刚1(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断奶前后非特异病原性腹泻羔羊生长生理及肠道菌群差异性比较[J].中国农业科学,2021,第2期
  • 何云川,王新谱,洪波,张婷婷,周雪飞,贾彦霞(宁夏大学农学院).四种杀虫剂LC25对Q型烟粉虱成虫取食行为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1,第2期
  • 龙卫华,浦惠明,高建芹,胡茂龙,张洁夫,陈松(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下游棉花与油菜重点实验室).油菜高油酸种质的创建及高油酸性状遗传与生理特性的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21,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