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北举,陈松树,李魁印,李鲁华,徐如宏,安畅,熊富敏,张燕,董俐利,任明见(贵州大学农学院/国家小麦改良中心贵州分中心).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高粱籽粒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检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冯晨1,2,黄波3,4,冯良山1,2,郑家明1,2,白伟1,2,杜桂娟1,2,向午燕1,2,蔡倩1,2,张哲1,2,孙占祥1,2(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国家农业环境阜新观测实验站;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不同配置对辽西玉米‖花生间作系统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武亚瑞1,刘锡建1,杨国敏2,刘红伟1,孔文超1,吴永振1,孙晗1,秦冉1,崔法1,赵春华1(鲁东大学农学院;菏泽市土壤肥料工作站).高低氮处理下小麦旗叶性状的遗传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宋博文1,2,杨龙2,潘云飞2,李海强2,李浩1,2,冯宏祖1,陆宴辉2(塔里木大学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田景观格局对南疆苹果园梨小食心虫成虫种群动态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马拴红1,万炯1,梁瑞清2,张雪海1,邱小倩1,孟淑君1,徐宁坤1,林源1,党昆泰1,王琪月1,赵嘉雯1,丁冬1,汤继华1(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玉米开花期转录因子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李博1,杨帆1,秦琴1,钟晓媛1,李秋萍1,曾玉玲1,卢慧1,陈勇1,王丽1,陶有凤1,李娟2,冯炳亮3,任万军1,邓飞1(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省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重点实验室;犍为县农业农村局;隆昌市农业农村局).播期对再生稻次适宜区杂交籼稻食味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杜金婷1,2,张雁1,李雁2,王佳佳1,廖娜1,钟立煌1,骆碧群3,林江3(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功能食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广东星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超声耦合双水相体系提取茶皂素的工艺优化与机制探讨[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李镇希,李文婷,黄家权,郑正,许美容,邓晓玲(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膜吸附法结合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柑橘黄龙病菌[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冯睿蓉1,付中民1,2,杜宇1,张文德1,范小雪1,王海朋1,万洁琦1,周紫彧1,康育欣1,陈大福1,2,郭睿1,2,史培颖1(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蜂疗研究所).中华蜜蜂幼虫肠道中微小RNA的鉴定及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杜宇1,2,王永1,孟庆勇3,朱江江1,林亚秋1,2(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南民族大学畜牧兽医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干扰山羊KLF12促进皮下脂肪细胞分化[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期
-
崔承齐1,刘艳阳1,江晓林1,孙知雨2,杜振伟1,武轲1,梅鸿献1,郑永战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芝麻产量相关性状的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预测[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