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珝琲(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缅怀我的父亲沈克非教授[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第12期
-
曾理.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朱波教授团队提出肿瘤背景下的新造血发育模式[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第12期
-
陶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皮肤性病科).生物制剂的到来有助患者治疗目标的提升[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第12期
-
刘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消化内镜下内痔的微创治疗策略和优势[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第11期
-
郑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全面解读IL-17家族[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第11期
-
陈丽,张连静,敬蜀青(中华医学会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美国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概述[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第11期
-
郭晓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爱丁堡大学全健康研究中心).加速我国全健康实践 推动健康中国建设[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第11期
-
林伟吟,黄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宋尔卫院士提出"效应免疫细胞布控"概念[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第11期
-
傅谭娉.北京协和医院:多中心接力助先天性阴道、宫颈闭锁合并盆腔脓肿患者诞下足月孩[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第11期
-
左舒颖.致力中国自主研发 糖尿病药物治疗迎来重大突破——访南京鼓楼医院内分泌科朱大龙教授[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第11期
-
陈宏亮,陈月盈(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跨领域、跨学科互补将是健康推广和健康传播研究的重中之重[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第11期
-
刘晓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皮肤科).全面解读IL-17家族之我见[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第11期
-
马丽丽,李向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医护同行 护佑新生——一名新生儿科医生的工作感悟[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第11期
-
游苏宁(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高山仰止的杏林翘楚 瞬间永恒的摄影佳作[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第11期
-
王泽宇.骨盆髋臼骨折个性化定制诊疗新时代来临——记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骨盆髋臼骨折核心救治体系的创建与临床应用"[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第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