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陈瑾(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干旱变化特点[J].中国减灾,2023,第10期
  • 张晓东,张捷,李营,周连庆,房立华,赵翠萍,孟令媛(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人工智能技术助力防震减灾科技发展[J].中国减灾,2023,第10期
  • 陈虹,张涛,张凌,程文驰,袁蓉,纪奕才,张秦岭(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应急管理部大数据中心;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机群协同搜救技术和装备在灾害救援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减灾,2023,第10期
  • 张玉胜.燃气事故频发警示家庭用气安全[J].中国减灾,2023,第10期
  • 刘家宏,梅超,程宸,徐大用,李瑞栋,靳文波,高希超(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象影响与风险研究中心;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应急管理部大数据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灾害链联防联控促进特大城市洪涝韧性提升[J].中国减灾,2023,第10期
  • 左贵州(应急管理部救灾和物资保障司).深刻理解贯穿二十大报告的立场观点方法推进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J].中国减灾,2023,第10期
  • 连巧玉(应急管理部救灾和物资保障司).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砥砺奋进再启征程[J].中国减灾,2023,第10期
  • 本刊编辑部.吴煜梓:以萤火之光为家乡守夜[J].中国减灾,2023,第10期
  • 《中国减灾》编辑部.铭记历史奋力前行[J].中国减灾,2023,第10期
  • 《中国减灾》编辑部.聚焦全国防灾减灾日[J].中国减灾,2023,第10期
  • 《中国减灾》编辑部.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报道[J].中国减灾,2023,第10期
  • 王宏伟(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建强灾害信息员队伍 提升基层监测预警能力[J].中国减灾,2023,第9期
  • 史培军1,2,汪明1,2,方伟华1,2(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支持国土空间规划[J].中国减灾,2023,第9期
  • 韩冰1,李慧生2,秘金钟3,刘万科4,王利5(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深圳市北斗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长安大学).新一代北斗/GNSS智能终端及集成系统助力地质灾害防治[J].中国减灾,2023,第9期
  • 宋卫国1,郑伟2,郑伟3,张俊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全天候多模式森林火险监测预报与火灾早期精准探测研究[J].中国减灾,2023,第9期
  • 陈厦(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减灾救灾与综合性应急管理标准体系构建原则与思路[J].中国减灾,2023,第9期
  • 陆明勇,赵晓霞,韩珂,张平法,陈莉,彭立国(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分析灾害现场特征 提升救援行动效率[J].中国减灾,2023,第9期
  • 范开红(四川省地震局).四川泸定6.8级地震烈度评定工作思考[J].中国减灾,2023,第9期
  • 郑国光(国家减灾委员会).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全面提升自然灾害风险综合防范能力[J].中国减灾,2023,第9期
  • 代刊1,陈静2,杨绚1(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聚焦公里级、分钟级关键技术 提升灾害天气精准预报能力[J].中国减灾,2023,第9期
  • 葛世新,王海澄(安徽省合肥市应急管理局).安徽合肥:坚持系统思维 打造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样板[J].中国减灾,2023,第9期
  • 陈峥良(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码头路街道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应急管理中心)).防灾减灾工作始终在路上——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码头路街道应急管理工作纪实[J].中国减灾,2023,第9期
  • 杨潘(应急管理部救灾和物资保障司).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冬春救助工作[J].中国减灾,2023,第9期
  • 本刊编辑部.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J].中国减灾,2023,第9期
  • 本刊编辑部.“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重点专项研究进展[J].中国减灾,2023,第9期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