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鸿浩,谭梦怡,王紫君,符佩娇,李金秋,汤水荣,伍延正,孟磊(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添加生物炭对琼北地区水稻土N2O排放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8期
-
王紫君,王鸿浩,李金秋,伍延正,符佩娇,孟磊,汤水荣(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椰糠生物炭对热区双季稻田N2O和CH4排放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8期
-
秦芙蓉1,张仕颖1,2,夏运生1,2,张乃明1,2,吴程龙1,何忠俊1,岳献荣1,田森林3(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云南省土壤培肥与污染修复工程实验室;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来利山锡尾矿区优势植物调查与生态修复潜力分析[J].环境科学,2021,第8期
-
裴成磊1,2,牟江山3,张英南3,申恒青3,陈玉茹4,黄杰生4,丁浩然4,李成柳4(广东省广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广东省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壹点环境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广州市臭氧污染溯源:基于拉格朗日光化学轨迹模型的案例分析[J].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吕恺1,2,邵贤明1,2,王康舟1,2,姚雪薇1,2,彭党聪1,韩芸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段式亚硝化厌氧氨氧化SMBBR处理中低浓度氨氮废水[J].环境科学,2021,第7期
-
唐义1,马邕文1,2,万金泉1,2,王艳1,2,叶刚1(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广东省植物纤维高值化清洁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外加固体缓释碳源的两段反硝化工艺脱氮性能[J].环境科学,2021,第7期
-
韩晨1,2,侯朋福2,3,薛利红1,2,3,冯彦房1,2,3,余姗2,杨林章1,2(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麦秸水热炭及其改良产物对水稻产量和稻田氨挥发排放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7期
-
董喆1,袁明浩2,苏方成1,张剑飞1,孙佳傧1,张瑞芹3(郑州大学化学学院;郑州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郑州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郑州市细颗粒物时空差异及管控措施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5期
-
严茹莎,王红丽,黄成,王倩,安静宇(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夏季臭氧污染特征及削峰方案[J].环境科学,2021,第8期
-
李慧1,2,3,4,李捷1,2,3,4,宋鹏4,程云轩1,2,3,焦立新1,2,3,杨亚铮1,2,3,4(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东北小兴凯湖沉积物POPs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周颖1,吴东海1,陆光华1,姚晶晶2,魏磊3,韩枫3(河海大学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藏农牧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河南省地表水源中PPCPs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王淑婷1,饶竹1,郭峰1,刘成海1,战楠1,王娅南1,2,彭洁1,2,杨鸿波2(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自然资源部生态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无锡-常州地下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赋存特征和健康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张瑞海,宋振,付卫东,郓玲玲,高金会,王然,王忠辉,张国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植被恢复对刺萼龙葵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刘睿1,2,张静1,陈祖胜3,倪茂飞3,刘文胜4(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毕节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典型喀斯特河流水-气界面二氧化碳交换特性及其营养调控因素[J].环境科学,2021,第2期
-
张万锋,杨树青,孙多强,靳亚红,娄帅,刘鹏(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秸秆覆盖与氮减施对土壤氮分布及地下水氮污染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2期
-
韩雪梅1,2,龚子乐1,2,杨晓明1,2,李玉英1,2,陈兆进1,2,朱会会1,2,王凡梅1,2(南阳师范学院水环境与资源工程学院;南阳师范学院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流域生态安全国际联合实验室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安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汛期前后老鹳河干流人类干扰下浮游细菌多样性及功能预测[J].环境科学,2021,第2期
-
李建鸿1,2,黄昌春1,査勇1,王川1,尚娜娜1,郝维月1(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长江干流表层水体悬浮物的空间变化特征及遥感反演[J].环境科学,2021,第11期
-
张紫薇,周石磊,陈召莹,张甜娜,董宛佳,甄瑀晗,张馨童,姚波,崔建升(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省污染防治生物技术实验室).河北省夏季降雨溶解性有机物光谱特征的空间分布、来源解析及氮素响应[J].环境科学,2021,第11期
-
朱弈1,陈浩2,丁国平3,孙晓楠3,刘辉2,叶建锋2(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工学部).城镇与城郊污染河道中DOM成分分布与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2021,第11期
-
卢昕妍1,王菲2,张丽敏2,任晓鸣3,于南洋1,韦斯1(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太湖西岸地表水中极性有机污染物非靶向筛查与生态风险评估[J].环境科学,2021,第11期
-
张秀秀,卢晓丽,魏宇宸,朱昌达,潘剑君(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城郊农田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2021,第11期
-
原璐彬,邢书语,刘鑫,周晓红,Adelaide Angela Dadzie(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镇江市古运河和金山湖河湖上覆水体和沉积物氮及有机质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J].环境科学,2021,第7期
-
朱静1,侯耀宗2,邹书成1,曹梦华2,涂书新2(武汉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武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土壤重金属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2021,第7期
-
崔玉环1,王杰2,刘友存3,郝泷1,高祥1(安徽农业大学理学院;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升金湖河湖交汇区地表-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J].环境科学,2021,第7期
-
张雅荟1,2,王常荣2,刘月敏1,刘雅萍1,2,刘仲齐2,张长波2,黄永春2(天津城建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叶施L-半胱氨酸对水稻镉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8期
-
程云轩1,2,高秋生1,2,李捷1,2,李慧1,2,吴鹏1,2,焦立新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淮河流域南四湖可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詹咏1,韦婷婷1,叶汇彬1,董滨2,张领军1,黄远东1(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三亚河沉积物PAHs和PCBs的分布、来源及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辛慧敏,林建伟,詹艳慧(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反硝化细菌、硝酸钙和锆改性沸石联用对底泥中氮磷迁移转化的影响及硝态氮释放风险评估[J].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李炳堂1,周志勤1,Ravi Naidu2,胡智泉1,郭大滨1,陈嘉鑫1(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er for Contamination Assessment and Remediation,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Mawson Lakes).锁磷剂联合好氧反硝化菌修复富营养化水体[J].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张巧颖1,2,孙伟1,3,杜瑛珣1,巩小丽1,4(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江苏省太仓市璜泾镇人民政府;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太湖蓝藻胞内有机质的微生物降解[J].环境科学,2021,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