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永林1,2,刘属灵1,2,吴梅1,2,田兴磊3,刘双燕1,2(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师范大学GIS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西南典型“退耕还林”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土壤中硒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陈航1,王颖1,王澍2(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五院).铜山矿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及污染评价[J].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胡杰,赵心语,王婷婷,苟奎贤,王春玲(山西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太原市汾河河岸带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评价与来源解析[J].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安欣欣1,曹阳1,王琴1,富佳明1,王陈婧1,景宽1,刘保献1,2(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颗粒物监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北京城区PM2.5各组分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J].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郭怡婷1,罗晓琦1,王锐1,陈海心1,冯浩2,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对关中地区小麦-玉米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何中声1,2,3,4,王紫薇1,3,4,朱静2,3,4,陈佳嘉2,3,4,谷新光2,3,4,江蓝2,3,4,陈博2,3,4,吴则焰5,刘金福2,3,4,陈文伟6(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生态与资源统计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戴云山南坡不同海拔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和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王韬轶,潘保柱,韩谞,王雨竹,李晨辉,杜蕾(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及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河沉积物重金属时空分布与污染评价[J].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沈宸宇1,闫钰1,于瑞莲1,胡恭任1,2,崔建勇3,颜妍3,黄华斌2(华侨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监测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中心).APCS-MLR结合PMF模型解析厦门杏林湾近郊流域沉积物金属来源[J].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邢莉彬1,成洁1,耿增超1,张宏伟1,梁宏旭1,王强1,孙倩倩1,李艳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站).不同原料生物炭的理化特性及其作炭基肥缓释载体的潜力评价[J].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任娇1,赵荣荣1,王铭2,张欢欢2,尹诗杰1,薛永刚3(山西财经大学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院;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太原市冬季不同污染程度下PM2.5的化学组成、消光特征及氧化潜势[J].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姚森1,2,王乾恒1,薛妍3,史来文4,张俊美1,杨书申1(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郑州市生态环境局新郑分局;河南天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市冬季大气PM2.5金属元素来源及健康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贺博文1,聂赛赛1,李仪琳1,郭睿瑶1,姚波1,崔建升1,冯亚平2,王帅3,侯晓松1(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煜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德市PM2.5中多环芳烃的季节分布特征、来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李汶璐,王志超,杨文焕,张博文,李卫平(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微塑料对沉积物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张彦1,邹磊2,梁志杰1,窦明3,4,李平1,5,黄仲冬1,齐学斌1,5(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院重点实验室;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郑州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环境因子风险评估实验室).暴雨前后河南北部河流水质分异特征及其污染源解析[J].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李鹏洋1,2,安启睿1,2,王新皓1,孙思宇1,2,李肖乾1,2,郑娜2(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吉林大学地下水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河四平段流域河流沉积物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分析[J].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赵安周1,2,相恺政1,刘宪锋3,张向蕊1(河北工程大学矿业与测绘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2000~2018年京津冀城市群PM2.5时空演变及其与城市扩张的关联[J].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庹雄,杨凌霄,张婉,齐安安,王浥铭,王鹏程,黄琦,赵彤,张雄飞,徐鹏,张天琪,王文兴(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海-陆大气交汇作用下青岛冬季大气PM2.5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J].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张玲1,孔少飞1,郑煌1,胡尧1,曾昕1,程溢1,祁士华1,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平原南部农村地区黑碳气溶胶浓度及来源[J].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陈鹏,张月,邢敏,李珊珊(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基于排放量和大气反应活性的VOCs污染源分级控制[J].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郝囝1,2,蔡子颖1,2,3,韩素芹1,2,3,杨旭1,2,3,樊文雁1,2,3,姚青1,2,3,邱晓滨1,2,3(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南开大学大气环境与健康研究联合实验室;天津市环境气象中心).基于模式过程分析技术天津地区PM2.5污染气象成因分析[J].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曾景海,王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重污染天气应对“绩效分级、差异化管控”措施首次实践效果后评估[J].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周夏飞1,2,曹国志2,於方2,杨威杉2,徐泽升2(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风险损害鉴定评估研究中心).黄河流域水污染风险分区[J].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王兴1,2,钟泽坤1,2,简俊楠1,2,张硕宏1,2,杨改河1,2,任成杰1,2,冯永忠1,2,任广鑫1,2,王晓娇1,2,韩新辉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模拟增温和降雨增加对撂荒草地土壤胞外酶活性及计量特征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薛玉琴1,徐飞1,2,刘坤和1,王佳颖1,竹兰萍1,朱志豪1,张拓1,3(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面源污染诱导嘉陵江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异变[J].环境科学,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