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袁帅,延翔,张昱赓,秦翰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双邻域差值放大的高动态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孙鹏,于跃,陈嘉欣,秦翰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基于深度空时域特征融合的高动态空中多形态目标检测方法(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张景程,乔新博,赵永强(西北工业大学 自动化学院).红外偏振摄像机动目标检测跟踪系统(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高凡1,2,杨小冈2,卢瑞涛2,王思宇2,高久安2,夏海2(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火箭军工程大学导弹工程学院).Anchor-free轻量级红外目标检测方法(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庞明琪1,2,3,4,刘海峥2,3,4,张代军2,3,4,史泽林1,2,3,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中国科学院光电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高温激波层CO2辐射与传输特性数值计算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万颖超1,杨保来1,2,3,奚小明1,2,3,张汉伟1,2,3,叶云1,2,3,王小林1,2,3(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脉冲功率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能激光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不同泵浦波长光纤激光器模式不稳定效应对比[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周平1,2,吴永前2,张蓉竹1(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准直透镜失调对Littman-Metcalf光栅外腔激光器线宽的影响[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高德辛,吕昶见,吕东明,于旺,秦伟平(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集成光电子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超短脉冲激光器泵浦源的驱动系统设计及应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孙红胜1,2,梁新刚1,马维刚1,郭靖2,王加朋2,邱超2,黄亮2(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北京振兴计量测试研究所).弥散介质条件下辐射测温方法(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朱煜1,颜识涵2,3,臧子漪2,4,宋盛星1,王洁2,4,茹占强1,崔洪亮2,4,宋贺伦1(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太赫兹扫描成像在高通量测量铜合金薄膜电导中的应用(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王艺1,2,雷广智3,余立冬1,2,查榕威1,2,周井峰1,2,白杨1,2(西北大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研究所;省部共建西部能源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间光学应用研究室).高功率矩形光斑激光非相干空间合束[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庄子波1,邱岳恒2,林家泉2,宋德龙2(中国民航大学飞行分校;中国民航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激光雷达湍流预警[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周伟杰1,2,马文强1,2,李娆1,2,褚珞耀1,2,宋宝安1,2,戴世勋1,2,徐铁峰1,3,张培晴1,2(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红外材料及器件实验室;浙江省光电探测材料及器件重点实验室;宁波海洋研究院).Ge-As-Se-Te硫系玻璃的飞秒激光损伤特性[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潘映伶1,2,纪荣祎1,2,高超1,2,周维虎1,2(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矢量内积法高速相位式激光测距技术[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田文涛,刘炜程,孙旭辉,郑宏宇,王志文(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乙醇辅助激光烧蚀切割硅晶圆工艺[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伏燕军1,2,蔡晓奇1,钟可君1,马百恒2,闫占军2(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基于条纹投影轮廓术的相位-高度映射标定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高红霞,魏涛(河南工程学院软件学院).改进PCNN与平均能量对比度的图像融合算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王亚平1,周裕丰1,张宝华1,2(内蒙古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自治区模式识别与智能图像处理重点实验室).基于去雾增强和张量恢复的红外小目标检测[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薛素梅1,2,3,汤瑜瑜1,2,黄小仙1,2,危峻1,2(中国科学院红外探测与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TDI遥感图像中畸变像移模糊的去除[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游丽(成都工业学院).基于块稀疏贝叶斯学习的SAR图像目标方位角估计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郭爱强,李天鹏,李笑楠,高欣宝(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烟幕干扰激光末制导炮弹的仿真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赵洪楠1,江文松1,杨力1,罗哉1,李泓洋2(中国计量大学计量测试工程学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空间物理重点实验室).线激光传感器的边缘偏差修正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张超超1,2,王建波2,殷聪2,张宝武1,刘若男1,2,席路2,李孟瑶2,3(中国计量大学计量测试工程学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光学锁相环的研究进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李晓蕾,高明(西安工业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学院).小型化复合孔径双波段观瞄系统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吕沛桐,宋凯文,孙铭阳,王浩然,陈晨,张天瑜(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近红外波长扫描激光高精度FBG解调系统[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荆根强1,2,段发阶1,彭璐2(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在役光纤应变监测系统性能的在线评价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邢占1,陈晓依1,彭志勇1,杨志旺2,张贺龙1,邢忠福1,张宁3(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空装驻天津地区第三军事代表室;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红外气动光学效应研究进展与思考(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任元1,2,3,吴昊2,4,王琛2,4,刘政良2,4,刘通2,4,熊振宇2(航天工程大学基础部;航天工程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系;航天工程大学量子探测与感知实验室;航天工程大学激光推进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量子涡旋陀螺若干关键参数的仿真计算(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王琦1,钱永明1,张书练2(南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充单同位素Ne的HeNe激光器的一种模式竞争与跳变[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陶悦,姜曼,刘流,李灿,周朴,姜宗福(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单频布里渊光纤激光器实现近5 W功率输出[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