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金倩(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空间的拓展:声景视角下广场音乐的空间信息生产[J].东南传播,2021,第4期
-
郝周成(西京学院传媒学院).县级融媒体参与乡村治理的可能与路径[J].东南传播,2021,第4期
-
吴迎春(南京图书馆).文旅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手段研究[J].东南传播,2021,第4期
-
徐佳(湖南信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路径视窗观照下昆曲情感隐喻研究——以《牡丹亭》情感隐喻语料库为例[J].东南传播,2021,第4期
-
陈江柳(浙江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立足本土 走向整体 走向世界——略论邵培仁及其传播学研究的中国化探索[J].东南传播,2021,第4期
-
陈艾媛(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浮动的景观:手机摄影的美学实践[J].东南传播,2021,第4期
-
杨畅(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数字化时代技术对人之主体性的影响[J].东南传播,2021,第4期
-
刘名辰(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后疫情时代:电影“流媒体化”之思[J].东南传播,2021,第4期
-
王硕妍(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批判与救赎:本雅明的媒介思想探析[J].东南传播,2021,第4期
-
王少贵,肖辉馨(山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慢综艺的“反差”叙事构建研究——以原创首档声音互动陪伴真人秀《朋友请听好》为例[J].东南传播,2021,第4期
-
戴利朝,张晨(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1世纪以来台湾地区新闻传播学研究管窥——基于《新闻学研究》的文本分析[J].东南传播,2021,第4期
-
郑建武(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一次重大时政主题宣传融合创新的重要探索[J].东南传播,2021,第4期
-
彭佳妮,冯广圣(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拟在场”:网络社交礼仪功能辨析——以微信“拍一拍”为例[J].东南传播,2021,第3期
-
邹常勇(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微时代”语境下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J].东南传播,2021,第3期
-
吉峰1,张恩普2(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华夏文化中扇子的社会交往功能考察[J].东南传播,2021,第3期
-
黄林静(福建商学院传媒与会展学院).赛博时代福州历史文化空间传播策略研究[J].东南传播,2021,第3期
-
杨欣妍,陈瑞华(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粉丝群体在微博的动员机制与互动仪式研究——以肖战事件为例[J].东南传播,2021,第3期
-
姜洪伟1,崔江丽1,崔志建2(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青岛市丹山小学).儿童数字阅读主观因素对阅读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448份问卷调查与阅读测评[J].东南传播,2021,第3期
-
周帅(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脱离、抵抗与回归:基于媒介移动性的玩家身份流动研究[J].东南传播,2021,第3期
-
刘琴1,孙勇2(中南民族大学文传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基于用户满意度的主流媒体直播评价模型及效果[J].东南传播,2021,第3期
-
夏宝君(华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系).基于受众认知的区域文化形象对外传播策略研究——以广东为例[J].东南传播,2021,第3期
-
黄俊杰,李可馨,孙浩畅,郑萱,马圣卓(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文化传播系).算法分发与泛娱乐化现象的关系研究——以今日头条为例[J].东南传播,2021,第3期
-
昝豆豆(武夷学院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场景视域下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路径选择[J].东南传播,2021,第3期
-
孟树(湖北经济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面向青年群体的红色影视传播创新探索与对策研究[J].东南传播,2021,第3期
-
马亚楠,李忠(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以马克思和恩格斯“莎士比亚化”理论视角分析电影中的镜像表达——以《寄生虫》为例[J].东南传播,2021,第3期
-
殷文,焦健(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建构主义视角下短视频App的使用对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J].东南传播,2021,第3期
-
王欣怡(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介环境下“儿童成人化”现象初探[J].东南传播,2021,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