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邓悦1,2,郑一琛1,2,常剑波1,2,3(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武汉大学水生态研究所;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利用Ecopath模型评价鲢鳙放养对千岛湖生态系统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6期
  • 李惠茹,严靖,杜诚,闫小玲(上海辰山植物园华东野生濒危资源植物保育中心).中国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估研究现状与建议[J].生态学报,2022,第16期
  • 翁升恒1,2,张方敏1,卢燕宇3,段春锋3,4,倪婷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中国气象局淮河流域典型农田生态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安徽省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气候中心).淮河流域蒸散时空变化与归因分析[J].生态学报,2022,第16期
  • 杨婉清1,杨鹏1,孙晓1,2,韩宝龙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业遥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景观格局演变及其对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分析[J].生态学报,2022,第16期
  • 谭德明1,丁仕宇1,2,韩宝龙2,潘雪莲2,3,刘红晓4(南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管理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应用植物学重点实验室).不同发展模式对城市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16期
  • 陕永杰,魏绍康,原卫利,苗圆(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三生”功能耦合协调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学报,2022,第16期
  • 姚小兰1,周琳2,吴挺勋1,任明迅1(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海南省热带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研究中心;凉山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高速公路穿越段的景观动态与生态风险评估[J].生态学报,2022,第16期
  • 魏新星1,陈一欣2,黄静3,苏杰1,4,尹海伟1,曾辉2(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深圳市龙华区发展研究院).城市低效用地更新为绿色基础设施的优先度评价[J].生态学报,2022,第16期
  • 罗芳丽1,王沫竹1,2,董必成1,陈禹含1,于飞海1,3(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台州学院湿地生态学与克隆生态学研究所/植物进化生态学与保护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克隆与有性亲体效应及其调控机制[J].生态学报,2022,第16期
  • 乌日娜,张兴东,曹永强,王妍(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辽宁省玉米旱灾时空分布特征及综合风险评价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16期
  • 杨畅1,2,王月容2,汤志颖1,王茜2,段敏杰2,漆良华1(国际竹藤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市共建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园林绿地生态功能评价与调控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不同群落结构风景游憩林生态保健效应研究——以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生态学报,2022,第16期
  • 张子琦1,焦菊英1,2,陈同德1,林红1,陈玉兰2,徐倩1,程玉卓1,赵文婷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拉萨河流域洪积扇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化学计量特征[J].生态学报,2022,第16期
  • 高文礼,陈晓楠,伊力努尔·艾力,马晓东(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特殊环境物种保护与调控生物学实验室).不同水分处理下双接种AMF和根瘤菌对疏叶骆驼刺生长及氮素转移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6期
  • 王立景1,2,肖燚1,孔令桥1,吴炳方3,欧阳志云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青藏高原草地承载力空间演变特征及其预警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16期
  • 胡继然,姚娟(新疆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基于草地生态系统服务认知的牧民生计选择研究——以新疆喀拉峻天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例[J].生态学报,2022,第16期
  • 李卉1,朱彤彤1,刘侦海1,李霞2,王绍强1,3,王小博3,刘媛媛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区域生态过程与环境演变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东南亚沿海与内陆植被对洪水事件响应的稳定性差异[J].生态学报,2022,第16期
  • 杨霄1,2,陈晓晓1,2,袁周伟1,2,苏迪1,2,宋月华1,2(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轻中度石漠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叶蝉群落结构及动态[J].生态学报,2022,第16期
  • 岳文泽1,夏皓轩1,吴桐1,熊锦惠1,钟鹏宇1,陈阳2(浙江大学土地管理系;宁波大学法学院).浙江省生境质量时空演变与生态红线评估[J].生态学报,2022,第15期
  • 魏培洁1,2,吴明辉1,2,贾映兰1,2,高雅月3,徐浩杰4,刘章文5,陈生云1,3,6(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疏勒河源冰冻圈与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祁连山国家公园国家长期科研基地;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黑河上游生态水文试验研究站;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地理科学学院).基于InVEST模型的疏勒河上游产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生态学报,2022,第15期
  • 范星1,陈彬2(山东师范大学环境与生态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三江平原粮食作物生产水足迹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2,第15期
  • 徐睿1,刘静1,王利艳1,颜耀1,马祥庆1,2,李明1,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国家林草局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同地理种源杉木根叶功能性状与碳氮磷化学计量分析[J].生态学报,2022,第15期
  • 陈晓红1,许晓庆1,刘艳军2,王颖1,张明轩1,马灵玉1,刘爽1(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基于三生空间质量的哈长城市群城市脆弱性时空演变格局及驱动力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15期
  • 何思源1,闵庆文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保护兼容”理念源起、实践与发展[J].生态学报,2022,第15期
  • 孙龙,岳阳,胡同欣(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干扰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2,第15期
  • 施秀珍1,2,王建青1,2,黄志群1,2,贺纪正1,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树种多样性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2,第15期
  • 田立涛,王少剑(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珠三角地区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15期
  • 张晓龙1,2,3,4,5,邓童1,2,3,4,5,刘学森1,2,3,4,5,郑玲娜1,2,3,4,5,于超1,2,3,4,5,6,罗乐1,2,3,4,5,6(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花卉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园林环境工程研究中心;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单叶蔷薇幼苗根系对不同潜水埋深的适应机制[J].生态学报,2022,第15期
  • 王文秀1,栾军伟1,王一1,杨怀1,赵阳1,李丝雨1,梁昌强2,孔祥河2,刘世荣3(国际竹藤中心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海南甘什岭自然保护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模拟干旱和磷添加对热带低地雨林叶凋落物分解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5期
  • 郭甲嘉1,沈大军2(西安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国家公园体制背景下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变迁——基于多源流理论分析[J].生态学报,2022,第15期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