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付宾1,黄师梅1,谢建冲1,梁军2,苏云3,王晓勤3,王兆锭3,徐建国3,张继武3,时光3,滕丽微1,4,刘振生1,4(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物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贺兰山冬春季岩羊种群现状及保护[J].生态学报,2023,第14期
-
孙然好1,2,何晓银1,2,孙龙1,2,孙涛1,2,钟荣华3,段兴武3,陈利顶1,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流域水电开发对干热河谷社会-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意义[J].生态学报,2023,第14期
-
郑骆珊1,李阳兵1,2,汪荣1,晏诗杰1,曾晨岑1,邵景安1,2(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三峡库区地表过程与环境遥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1990—2020年三峡库区植被覆盖转型及其驱动因素[J].生态学报,2023,第14期
-
常翔僖1,张小文1,2,陈佳1,2,唐红林1,杨新军1,2(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生态治理内陆河流域社区恢复力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以石羊河流域为例[J].生态学报,2023,第14期
-
张科1,2,张钰1,王臣3,葛炎3,初红军4,张彦豹5,张东1,李凯1(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新疆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研究所;新疆野马繁育研究中心).放归普氏野马核心区黑腹胃蝇疫源分布特点[J].生态学报,2023,第14期
-
朱牛1,2,3,王金牛1,3,王旭峰4,罗栋梁4,申承1,3,盖艾鸿2(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监测网络芒康生态监测站;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三江并流核心区亚高山森林非生长季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3,第14期
-
杨颖1,2,谭赛章1,2,陈思思1,2,周红宏1,季晓1,蔡嫣然3,纪焕红1,2,杨幸幸1,范海梅1,2,邓邦平1,2(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监测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2011—2020年长江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趋势[J].生态学报,2023,第14期
-
赵鹏1,2,3,徐先英1,张裕年1,段晓峰1,邱晓娜1,张雯1,张俊年4(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干旱区生态和荒漠化防治博士后工作站;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博士后流动站;甘肃临泽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祁连自然保护站).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人工梭梭种群年龄结构及动态[J].生态学报,2023,第14期
-
凌云1,杨宜男1,许迦龙1,王立2,王子豪1,孙艺妍1,姚晨心1,王原1,2(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上海栖星生态环境咨询有限公司).京津冀地区城市化对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13期
-
魏家星,倪雨淳,寿田园,张昱镇(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基于水-陆耦合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例[J].生态学报,2023,第13期
-
刘学1,2,杨春艳1,2,高艳妮1,2,孙倩莹1,2,王世曦1,2,冯朝阳1,2,刘鑫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厦门市生态安全格局识别与生态管控区分级管控[J].生态学报,2023,第13期
-
李思雅1,梁伟1,吕一河2,纪秋磊2,严建武1,兰志洋1(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压力的脱钩关系及其驱动效应分析[J].生态学报,2023,第13期
-
幸丽君1,2,杜赛南2,仝照民3,张蕾1,2(湖北大学区域开发与环境响应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正义视阈下城市公园绿地时空可达性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3,第13期
-
汪淼1,陈振杰1,2,周琛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省地理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城市绿色开敞空间可达性研究——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J].生态学报,2023,第13期
-
陈伟1,2,蒋文艳1,2,杨玉霞1,2,廖洁1,2,王海军1,2,梁雪莲1,2,莫磊兴1,2,王天顺1,2(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甘蔗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宁)).一种新发现的镉超积累植物——钻叶紫菀(Aster subulatus Michx.)[J].生态学报,2023,第13期
-
刘婕1,2,勾晓华1,2,刘建国1,2,杨海江1,2,李改香3,李琴霞4,瓦锦明3,刘改香4(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甘肃连城森林生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南黄河流域4种典型林分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J].生态学报,2023,第13期
-
朱世兵1,2,靳勇超1,3,Yachmennikova Anna4,Kotlov Ivan4,张士芳2,刘应竹2,张日1,张明海1(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俄罗斯科学院生态与进化研究所).张广才岭南部东北虎猎物种群冬季营养容纳量研究[J].生态学报,2023,第13期
-
张瑞,杨若宸,张倍函,马骅(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基于要素视角的“一带一路”国家绿色发展效率的驱动力研究[J].生态学报,2023,第13期
-
张昌顺1,2,范娜3,刘春兰4,谢高地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1990—2018年中国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时空格局与演变[J].生态学报,2023,第13期
-
宋柯馨1,2,3,蒋馥根1,2,3,胡宗达4,吕云兵5,龙依1,2,3,邓目丽1,2,3,陈松1,2,3,孙华1,2,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业遥感信息工程研究中心;林业遥感大数据与生态安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南方森林资源经营与监测国家林业与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西藏详图测绘有限公司).西藏自治区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研究[J].生态学报,2023,第13期
-
赵卫,王昊,肖颖,白丰桦,梁芳源(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气候变化对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其风险[J].生态学报,2023,第13期
-
倪榕蔚,甘玉婷,杨桂梅,黄柳菁,刘兴诏,闫淑君(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热岛效应下亚热带城市植被叶气孔权衡特征及其与叶功能性状的关系[J].生态学报,2023,第13期
-
徐亚莉1,张明芳1,李强2,余恩旭1,3,邓力濠1,邓诗宇1,刘子佩1,连晖1(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基于植被和环境因子的亚高山森林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空间尺度上推模型构建——以岷江上游杂谷脑流域为例[J].生态学报,2023,第13期
-
滕明坤,刘俊,陆雨婷,程向元,王誉栋(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气候变化下野生扬子鳄(鳄目:短吻鳄科)在中国的分布模拟[J].生态学报,2023,第13期
-
袁洪艺1,2,3,杜灵通1,2,3,潘海珠1,2,3,乔成龙1,2,3,田静1,2,3,易志远1,2,3,吴宏玥1,2,3,张祎1,2,3,施光耀1,2,3,Irumva Olivier1,2,3(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基于参数优化的人工灌丛生态系统碳水通量模拟[J].生态学报,2023,第13期
-
王鹏1,杨文娟1,李乐2,高志强3,何友均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日间声景观的质量评价及其空间格局特征[J].生态学报,2023,第13期
-
赵小雨1,2,蔡立哲1,饶义勇3,杨德援1,林靖翔1,陈昕韡1,傅素晶4,周细平2(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考洲洋人工种植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环境响应[J].生态学报,2023,第13期
-
赵福年1,张强1,2,周广胜3,王润元1,陈斐1,齐月1,张凯1,王鹤龄1(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春小麦对骤旱的响应特征及其阈值分析[J].生态学报,2023,第13期
-
袁兴中1,2,李祖慧1,2,蒋启波1,余先怀3(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大学三峡库区消落区生态修复与治理研究中心;重庆市梁平区湿地保护中心).春沼生态系统概述及其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3,第1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