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邹宇1,2,蒋文静1,欧文1(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超表面结构MEMS红外超窄带光源研究[J].光子学报,2022,第1期
  • 高源,丁剑平,王慧田(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多模态矢量光场的三维空域调控(特邀)[J].光子学报,2022,第1期
  • 吕铭鑫1,2,张翼鹏1,3,何健朗1,2,胡小鹏1,2,张勇1,2(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涡旋光激光器研究进展(特邀)[J].光子学报,2022,第1期
  • 尚春雷,王石,卢城臻,梁春豪,高垣梅,蔡阳健,温增润(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山东省光学与光子器件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光场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LiNbO3:Fe晶体中圆偏振光散射引起的偏振态变化(特邀)[J].光子学报,2022,第1期
  • 李润丰1,董大山1,施可彬1,2(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大学极端光学协同创新中心).光场调控在相干拉曼散射光谱与成像中的应用(特邀)[J].光子学报,2022,第1期
  • 肖桐,田昌会,徐翠莲,高志强(空军工程大学基础部).一体化光学透明红外与雷达兼容隐身复合超表面[J].光子学报,2022,第1期
  • 樊志华1,吴雨霏2,马晓燠1,3,周绍林2(四川文理学院成都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重庆连芯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基于相变超构表面的全息相位开关[J].光子学报,2022,第1期
  • 杨煜东1,魏志义1,2(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亚周期激光脉冲光场整形研究(特邀)[J].光子学报,2022,第1期
  • 曹前,詹其文(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时空光场调控以及时空光涡旋波包的研究进展(特邀)[J].光子学报,2022,第1期
  • 钟贵明,韩小帅,张昕,娄军强,马剑强(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单压电执行器阵列驱动的变形镜的制备与表征[J].光子学报,2022,第1期
  • 谢意木男,蒋小平,周素梅,袁哲(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纳结构光电子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离子交换时间对平面微透镜阵列的透镜元光学特性的影响[J].光子学报,2022,第1期
  • 郭志伟,江海涛,陈鸿(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微结构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线性交叉超构材料及其应用(特邀)[J].光子学报,2022,第1期
  • 王亚坤1,台玉萍2,李新忠1,3(河南科技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艾里涡旋光束的多空间维度自由调控[J].光子学报,2022,第1期
  • 郭福源,李连煌,郑华(福建师范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激光与光电子技术研究所光子技术福建省重点实验室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小平坦波面光场的尺度变换特性[J].光子学报,2022,第1期
  • 朱新蕾1,余佳益2,蔡阳健1,2(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新型相干结构光场产生研究进展(特邀)[J].光子学报,2022,第1期
  • 唐奥1,2,3,兰斌1,2,沈锋1,2(中国科学院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连续镜面变形镜生成模式可调的涡旋光束仿真研究[J].光子学报,2022,第1期
  • 江孝伟1,2,王胜1,武华3,2(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赣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光电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二氧化钒的吸收带宽可调谐超材料吸收器[J].光子学报,2022,第1期
  • 张彬,王磊,贾曰辰,陈峰(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光场调控的飞秒激光直写光波导研究进展(特邀)[J].光子学报,2022,第1期
  • 孙磊,汪国平(深圳大学微纳光电子学研究院).宽频近零等效介电常数超材料及其在光场调控中的应用(特邀)[J].光子学报,2022,第1期
  • 史晨寅,韦宏艳,贾鹏,岳新宇(太原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基于机器学习检测相位畸变后的涡旋光束轨道角动量[J].光子学报,2022,第1期
  • 肖维维1,张晗1,赵馨颖2,马洋1,庞晓炎1(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自旋-轨道相互作用下X型涡旋光束的传播特性[J].光子学报,2022,第1期
  • 李鹏,樊鑫豪,李渝,刘圣,魏冰妍,赵建林(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陕西省光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光场纵向调控研究进展(特邀)[J].光子学报,2022,第1期
  • 玛地娜1,程化1,田建国1,陈树琪1,2,3(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泰达应用物理研究院弱光非线性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大学极端光学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师范大学光场调控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人工光子学器件的逆向设计方法与应用(特邀)[J].光子学报,2022,第1期
  • 周冬梅,王爱环,李翠然,吴小所,闫保万(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基于三波导定向耦合器的紧凑型偏振分束器的设计[J].光子学报,2022,第1期
  • 罗立成,李恒毅,柯满竹,刘正猷(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基于人工结构板的声贝塞尔束的相位调控(特邀)[J].光子学报,2022,第1期
  • 蔡阳健1,陈树琪2(山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光场调控及应用”专辑导读[J].光子学报,2022,第1期
  • CAO Qian,ZHAN Qiwen.时空光场调控以及时空光涡旋波包的研究进展[J].光子学报,2022,第1期
  • (《光子学报》编辑委员会).《光子学报》征稿简则[J].光子学报,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尾页 共有1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