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雪红,陈健壮,支东彦,杨晓玲,唐颂超,庄启昕(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工科背景下通识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以材料导论课程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第6期
-
张改清,蔡婷婷(山西省吕梁学院化学化工系).基于应用型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研究[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第6期
-
鹿现永1,杜洋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学院).角色代入法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的实践[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第6期
-
司承运,韩永虎,李有政,李欣宇,伍雪,刘鑫悦,徐义斌,徐开俊(中国药科大学理学院).最大泡压法测表面张力等温线的数据处理方法比较[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第6期
-
郑琤,魏巧华,汤儆,游毅(化学化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福州大学).从化学实验竞赛探讨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第11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理论试题的解析与思考[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第6期
-
肖厚贞,张军锋,林尤全,庾名槐(海南大学理学院).基于云班课的物理化学开放性实验教学实践[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第6期
-
郑凌玲1,王静2,周爱菊2(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职院校生活化学实验的设计与教学实践[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第6期
-
黎卓熹,魏洁书,成燕琴(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药学院).在垃圾分类中寻找化学元素——基于生活情境的探究性学习[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第6期
-
姚秋丽,贾佳,王安俊(遵义医科大学药学院).和医学相关有机化合物绿色鉴别实验的设计[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第6期
-
汪志慧,熊辉,刘芳,王文云,胡国志,龚跃法(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在解密“骗局”中推广化学科普知识[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第6期
-
高洪泽1,王维民2,王永明1(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侦查学院;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移民管理学院).毒品与化学[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第6期
-
孙怡卿,尹学博(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分析科学研究中心).双发光MOFs的比率型传感和可视化检测应用[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第6期
-
王晓艳(天津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研究——评《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参考手册》[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第6期
-
袁振东,李孝婷(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从VSEPR模型到LCP模型: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第6期
-
江辰,陈明(中国药科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分子信息编程开放实验的设计与实践[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第6期
-
李彩云(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检系).渗透实验装置的改进与研究[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第6期
-
戴家琪,郑柳萍(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天工开物》在化学课堂中的应用[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第5期
-
杜婉怡,王静,周爱菊,关宏宇,董文,李慧珍(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核心素养视角下人教版新旧教材中“硫及其化合物”的对比分析[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第5期
-
黄丹青1,赖增荣2(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福建上杭一中).指向“教学评一体化”的化学实验测评与教学反思[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第5期
-
朱如琴1,钱海如2,郭从年3,闵蓉蓉2(高邮市车逻镇初级中学;高邮市南海中学;高邮市教育局教研室).促进深度学习的专题复习教学——以“碳及其化合物”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第5期
-
张发新(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基于模型建构的“初中化学用语”教学——从知识传递走向深度学习[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第5期
-
杨蓓,史红霞(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不同发展阶段高中化学教师的PCK表征研究——以“物质的量”主题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第5期
-
邓峰1,储独俊1,董娟1,李培桐2(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深圳高级中学).化学教师模型认识与模型教学观的关系研究[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第5期
-
李娜娜,莫尊理(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的技术伦理困境与突破[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第5期
-
焦晓燕,朱桂琴,王春(河北北方学院).基于宏微辨析核心素养分析高中《化学1(必修)》教材[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第5期
-
陈荣达,张莹(渤海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发展史[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第5期
-
杨南南1,闫春更2,白洁3,张聪杰1,张晖英4,周青1(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榆林中学;韩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高中生“芳香烃”心智模型的测评及其教学启示[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第5期
-
胡源龙1,李佳1,2,汪灵娇1(华中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西南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STEM教育与博物馆结合的路径分析[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第5期
-
蒋晓乾(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微观反应 宏观显现——原电池实验和碳酸钠与盐酸分步反应的可视化改进[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