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宏强1,林路禅2,邢松龄2,白海林2,彭鹏1,康慧1,郭伟1,刘磊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同质和异质纳米尺度材料互连的界面冶金及结合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激光,2021,第8期
  • 王文淦,贾强,阿占文,冯斌,赵文正,白海林,邹贵生(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银微纳颗粒复合薄膜连接接头高保温组织性能演变[J].中国激光,2021,第8期
  • 霍金鹏1,肖宇1,孙天鸣1,2,邢松龄1,沈道智1,林路禅1,3,刘磊1(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瑞士联邦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基于飞秒激光还原氧化石墨烯的SiC纳米线接头电学增强[J].中国激光,2021,第8期
  • 李强1,2,丁烨1,2,杨立军1,2,王扬1,2(教育部微系统与微结构制造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飞秒激光辐照氧化石墨烯的纳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研究[J].中国激光,2021,第8期
  • 丁烨,李强,李靖怡,王联甫,杨立军(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超快激光在无源光波导器件制造中的应用综述[J].中国激光,2021,第8期
  • 林路禅1,2,邢松龄2,霍金鹏2,肖宇2,彭鹏3,沈道智2,刘磊2,邹贵生2(瑞士联邦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超快激光纳米线连接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激光,2021,第8期
  • 任辉1,张宏强2,王文淦1,贾强1,彭鹏2,邹贵生1(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纳米金属颗粒焊膏低温烧结连接及其接头可靠性研究进展[J].中国激光,2021,第8期
  • 孙天鸣1,肖宇2,霍金鹏2,沈道智2,王文先1,邹贵生2(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飞秒激光辐照连接金属氧化物纳米线及电性能调控[J].中国激光,2021,第8期
  • 邢松龄,肖宇,霍金鹏,林路禅,沈道智,刘磊(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基于飞秒激光的Pt-TiO2纳米连接及其电学性能调控[J].中国激光,2021,第8期
  • 廖嘉宁,王欣达,周兴汶,康慧,郭伟,彭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铜纳米颗粒的飞秒激光连接过程研究[J].中国激光,2021,第8期
  • 王欣达,廖嘉宁,姚煜,郭伟,康慧,彭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银纳米材料的纳连接及其电学性能研究[J].中国激光,2021,第8期
  • 梅欢欢1,2,3,崔健磊1,2,程杨1,2,何小桥3,梅雪松1,2(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智能机器人重点实验室;香港城市大学土木及建筑工程系).碳纳米管与金属电极异质连接及其电学性能的研究进展[J].中国激光,2021,第8期
  • 贾强,王文淦,阿占文,邓钟炀,冯斌,刘磊(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Ag-Pd纳米合金低温连接及其抗电化学迁移性能[J].中国激光,2021,第8期
  • 任笑莹1,2,3,4,崔健磊1,2,陆洋3,4,梅雪松1,2(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智能机器人重点实验室;香港城市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纳米制造实验室).基于纳米连接的互连结构的电/力学性能研究进展[J].中国激光,2021,第8期
  • 邹贵生1,2,3,4,5;桂成群;王扬6,7,8,9(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国际焊接学会微纳连接委员会;中国焊接学会;国际联络工作委员会;钎焊及特种连接委员会;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黑龙江省刀具技术协会;黑龙江省模具技术协会).“激光高性能连接技术与装备”专题前言[J].中国激光,2021,第8期
  • 赵黎,韩中达,张峰(西安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基于神经网络的可见光室内立体定位研究[J].中国激光,2021,第7期
  • 席崇宾,黄荣,周健,聂晓明(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基于液体透镜的激光多普勒信号品质因子增强技术[J].中国激光,2021,第7期
  • 梁宇1,2,3,刘铁根1,2,3,刘琨1,2,3,江俊峰1,2,3,李亚凡1,2,3(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天津大学光电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光纤传感研究所).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算法的气体检测优化方法[J].中国激光,2021,第7期
  • 魏珊珊1,2,刘元煌1,2,陈群峰3,姚波2,张骥1,2,周林3,毛庆和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光子器件与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面向Rb原子精密测量的边带锁定780 nm高功率激光源[J].中国激光,2021,第7期
  • 褚应波1,娄阳1,陈阳1,辜之木1,邱强1,刘长波2,戴能利1,李进延1(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武汉长进激光技术有限公司).超宽带、高增益、低噪声L-band扩展掺铒光纤及其放大性能研究[J].中国激光,2021,第7期
  • 王兴平1,2,彭冬1,李佳胜1,金熠3,翟超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与材料科学实验中心).基于波长调制吸收光谱的燃烧流场二维重建[J].中国激光,2021,第7期
  • 郝少伟,李勇军,赵尚弘,宋鑫康(空军工程大学信息与导航学院).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星间可见光通信最优功率分配研究[J].中国激光,2021,第7期
  • 申琳,唐吉龙,贾慧民,王登魁,房丹,方铉,林逢源,魏志鹏(长春理工大学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家重点实验室).快速热退火对InGaAsSb/AlGaAsSb多量子阱材料发光特性的影响[J].中国激光,2021,第7期
  • 赵其锴1,2,丛振华1,2,刘兆军1,2,张行愚1,2,赵智刚1,2(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省激光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百微焦飞秒光纤啁啾脉冲放大激光系统[J].中国激光,2021,第7期
  • 余景景,李玲蔚,唐沁(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连续化原对偶有效集的生物发光断层成像算法[J].中国激光,2021,第7期
  • 郑也,倪庆乐,张琳,刘小溪,王军龙,王学锋(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受激拉曼散射对高功率激光传输特性影响研究[J].中国激光,2021,第7期
  • 张文1,2,白冰冰1,2,张砚曾1,2,陈聪1,2,邵齐元1,2,陈灿灿1,2,王浩然1,2,刘海1,2(中国矿业大学地下空间智能控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基于新型光子晶体光纤近红外波段的传感特性[J].中国激光,2021,第7期
  • 张晓健1,潘丽1,曾颖1,张洲1,杨红伟2,王彦照2,王涛1,3,朱仁江1,范嗣强1,张鹏1(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调Q运转外腔面发射激光器[J].中国激光,2021,第7期
  • 谢中思,郭天太,刘维,孔明,王道档,郝玲(中国计量大学计量测试工程学院).全息中基于多算法融合的相位拼接方法研究[J].中国激光,2021,第7期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0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