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杰1,刘悦2,罗慧琳3,张桥1(齐鲁医药学院细菌耐药与微生物分子系统学研究室;齐鲁医药学院护理学院;齐鲁医药学院).蛇足石杉1株产生物碱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J].西南农业学报,2019,第2期
  • 张丽,乔枫(青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藏高原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硫酸铜和水杨酸对青稞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9,第2期
  • 郭海如1,崔雪梅2,李春生2,万兴1,成俊3,但小娜2(湖北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湖北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智慧农业重点实验室;湖北工程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湖北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基于PCA-GA-BP网络B、Cu胁迫下油菜生理响应机制的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9,第2期
  • 黄娟1,2,高利军1,高菊1,卿冬进1,朱昌兰2,周维永3(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广西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亚洲6国普通野生稻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9,第2期
  • 孙道旺1,何成兴2,李春花1,卢文洁1,王艳青1,尹桂芳1,洪波3,王莉花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会泽县宝云街道农业技术推广站).种植形式和密度对燕麦白粉病的影响及药剂筛选[J].西南农业学报,2019,第2期
  • 黄兴1,2,柴志欣1,2,王会1,2,姬秋梅2,信金伟2,钟金城1,2(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省部共建青稞和牦牛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藏牦牛MyoD1基因多态性及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9,第2期
  • 杨方慧1,2,夏丽飞1,2,蒋会兵1,2,孙云南1,2,田易萍1,2,梁名志1,2,陈林波1,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茶树种质资源创新与配套栽培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茶学重点实验室).茶树生长素合成酶基因YUCCA10克隆与表达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9,第2期
  • 张玉芳1,2,刘琰琰3,杜成勋4,肖国杰3(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农业气象中心;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攀枝花市气象局).烤烟移栽期干旱监测评估模型研究及在攀西地区的应用[J].西南农业学报,2019,第2期
  • 俞华先,经艳芬,安汝东,郎荣斌,董立华,桃联安,孙有芳,杨李和,边芯,周清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瑞丽育种站).部分甘蔗生产性亲本及杂交组合的遗传力和配合力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9,第2期
  • 张庆1,白亭亭1,李铭刚2,施竹凤1,杨群辉1,彭荣珍1,杨明英1,杨佩文1,王家银3,赵黎明4(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云南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产阿扎霉素F菌株Streptomyces malaysiensis 种子培养条件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9,第2期
  • 余欢,谢太理,张劲,周咏梅,谢林君,黄小云,吴代东,成果(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避雨栽培对“桂葡6号”葡萄酒花色苷组成及含量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9,第2期
  • 张斌1,陈国奇2,余杰颖1,徐丹3,耿坤1(贵阳市植保植检站;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作物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猕猴桃园杂草多样性调查[J].西南农业学报,2019,第2期
  • 董蒙蒙,陆覃昱,张卫,李立,肖未,任杰,顾明华,梁琼月,何冰(广西大学农学院).IAA对木薯生长及氮素吸收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9,第1期
  • 王璐1,喻阳华2,秦仕忆1,钟欣平1(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同衰老程度顶坛花椒土壤养分质量的评价[J].西南农业学报,2019,第1期
  • 刘卉1,荆永锋2,周清明1,黎娟1,向德明3(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省烟草公司湘西自治州公司).连续施用生物炭对连作烤烟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9,第1期
  • 孙玉琴,杨莉,陈中坚,王朝梁,韦美丽,黄天卫,施莉屏(文山学院文山三七研究院).屏边三七种子后熟生理研究Ⅱ. 层积后的种子内源抑制物粗提取及生物活性测定[J].西南农业学报,2019,第1期
  • 周林,郭尚,杨臻,杨杰,王华,南晓洁(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外源海藻糖对高温胁迫下双孢蘑菇菌株生长的促进效应与耐高温株系筛选[J].西南农业学报,2019,第1期
  • 孔广红1,2,郭建春3,刘姣3,姚远3,李瑞梅3,柳觐2,李国华2,和丽岗2,胡新文1(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耐寒和非耐寒橡胶树幼苗叶片抗氧化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对低温胁迫的反应差异[J].西南农业学报,2019,第1期
  • 伏荣桃1,2,刘斌3,陈诚1,2,王剑1,2,龚学书1,2,卢代华1,2,廖洋1,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平武县农业局).8种生物药剂对水稻稻曲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J].西南农业学报,2019,第1期
  • 杨鑫,樊吴静,李丽淑,谭冠宁,何虎翼,唐洲萍(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香菇多糖对马铃薯疮痂病抗性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9,第1期
  • 聂兆君1,2,李金峰1,赵鹏1,2,刘世亮1,2,方先芝1,刘红恩1,2(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省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重点实验室).磷硒配施对冬小麦幼苗磷硒吸收和转运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9,第1期
  • 杨维泽1,左应梅1,张金渝1,杨天梅1,杨绍兵1,杨美权1,邓先能1,许宗亮1,陈秀花2,李新华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贡山县农业局).基于EST-SSR标记的珠子参野生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9,第1期
  • 袁飞敏1,2,3,权有娟1,2,3,刘德梅1,3,陈志国1,3(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青海高原197份小麦品种(系)及种质资源抗条锈分子鉴定[J].西南农业学报,2019,第1期
  • 张钦1,于恩江2,林海波3,张爱华1,陈正刚1,朱青1,曹卫东4,朱大雁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试验站;贵州大学;贵州省土壤肥料工作总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连续种植不同绿肥作物耕层的土壤团聚体特征[J].西南农业学报,2019,第1期
  • 代梦媛1,崔长胜2,高梅3,李文昌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邹平县农业局;云南昌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蓖麻种子含油量及脂肪酸成分与种子表型相关性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9,第1期
  • 梁静思1,2,王伟伟1,2,单慧2,杨洋2,李灿辉1,2,唐唯1,2(云南师范大学马铃薯科学研究院;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马铃薯晚疫病菌有性生殖发生对无毒基因Avr-blb1多样性及菌株毒性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9,第1期
  • 李园1,2,王振锡1,2,刘玉霞1,2,李擎1,2,丁雅1,2,王雅佩1,2,刘梦婷1,2(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新疆教育厅干旱区林业生态与产业技术重点实验室).不同时期香梨叶片铁元素含量高光谱估算模型[J].西南农业学报,2019,第1期
  • 代小梅1,2,李俏1,邓光兵1,龙海1,余懋群1,潘志芬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川麦42’ב川农16’重组自交系的主要淀粉特性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9,第1期
  • 胡清彪1,李晓东2,周波1,孙娜2,刘胥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中华绒螯蟹幼蟹不同家系的形态判别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9,第1期
  • 李晓1,赵子龙1,景天1,姚二民1,陈瑞倩1,袁帅1,晋照普2(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卷烟厂).洗梗时间及贮梗时间对微波膨胀烟梗吸湿性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9,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