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孟羽,朱璟,岑官骏,乔荣涵,申晓宇,季洪祥,田丰,金周,闫勇,武怿达,詹元杰,俞海龙,贲留斌,刘燕燕,黄学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锂电池百篇论文点评(2021.10.1—2021.11.30)[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期
-
韩雪1,邓伟2,周旭峰2,1,刘兆平2,1(浙江省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石墨烯在储能领域应用的专利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期
-
阮观强,华菁,胡星,郁长青(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磁场效应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期
-
胡华坤,李新丽,薛文东,蒋朋,李勇(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CiteSpace的锂离子电池用低温电解液知识图谱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期
-
杨慧慧,曾立,汤波,王小青,陆勇(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谷电利用复合石蜡蓄热材料的制备及供暖墙体构造实验[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期
-
沈渭程1,甄文喜1,邵冲2,谢琦3(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基于超导磁储能系统的双馈风机协同故障穿越策略[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期
-
宁娜,岳芬(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021国际储能市场回顾:后疫情时代的机遇与挑战[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期
-
高金辉1,2,陈英龙2,孟繁慧2,丁美超2,王莉1,许刚2,何向明1(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原位光学显微观测[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期
-
麻姗姗,方婷婷,杨刘倩,胡淑婉(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色谱质谱技术在锂离子电池研究中的应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期
-
田辉1,2,华栋2,曼茂立1,刘春哲1,李国君2,张兄文2(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积碳特性的数值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期
-
孙爱芬1,赤娜2(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基于改进的高斯过程回归的SOC估计算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期
-
王翔1,徐晶1,陈新文2,丁亚军3,徐鑫1(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上汽大通无锡分公司).基于VCHTC的锂电池热力学精细化仿真[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期
-
王鑫1,2,胡培1,周远明1,徐进霞1,蒋妍1(湖北工业大学理学院;中石化江钻石油机械有限公司).Nb2C MXene衍生Nb2O5多层纳米片的快速合成及其在锂离子电容器中的性能[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期
-
李鹏辉,吴彩文,任建鹏,吴文娟(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林业资源高效加工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木质素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期
-
魏妍萍1,王军1,李南帆1,师长立2(国网北京城区供电公司;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适用于微网中储能变换器的并网开关控制策略[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期
-
马天翼,王伟哲,林春景,白广利,韦振,刘仕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磷酸铁锂电池多阶段利用可行性[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期
-
徐钿昕,田希坤,闫君,叶强,赵长颖(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TiO2改性的CaCO3热化学储热的反应性能[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期
-
张诗钽1,楚帅2,葛维春2,3,李音璇4,刘闯1(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大规模弃风与储热协调调控评估方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期
-
袁梓菡1,严晓2,3,杨涛1(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香港大学香港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玫克生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老化锂电池模组关键电池性能参数的量化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期
-
王青萌1,刘志1,程晓敏1,2,程千驹1,吕泽安1(黄冈师范学院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In元素对Sn-Bi-Zn传热储热合金高温容器相容性的影响[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期
-
次恩达1,王会2,李晓卿3,张英2,张振迎1,李建强2,4(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战略金属资源绿色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绿色过程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六水硝酸镁 --硝酸锂共晶盐/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强化[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期
-
杨兴平,彭浩,胡芬芬,严伟杰.PCM-泡沫金属应用于航天器锂电池热管理的传热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期
-
安治国,张显,祝惠,张春杰(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蜂窝状CPCM/水冷复合式圆柱型锂电池散热性能[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期
-
朱寰1,徐健翔1,刘国静2,岳芬3,俞振华3,张兴3(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英国储能相关政策机制与商业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