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琴1,李芳2,张文1,赛丽曼·艾德力汗3,孔令明1(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利用模糊数学法优化孜然风味熏马肠休闲食品加工工艺[J].中国调味品,2017,第2期
-
王元,张伟艺,刘雨杨,刘敦华(宁夏大学农学院).超高压处理对重组复合肉干感官及风味的影响[J].中国调味品,2017,第2期
-
章银良,庞丹洋,蔡亚玲(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均匀试验优化控制腌制鹅肉游离氨基酸的变化[J].中国调味品,2017,第2期
-
刘晓艳1,杨国力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黑龙江省菌物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藜麦味噌酿造工艺及其酱粉的研制[J].中国调味品,2017,第2期
-
郭甲1,姚娟2,龚大春2(三峡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湖北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高鲜型酵母抽提物的开发进展[J].中国调味品,2017,第2期
-
吴有根1,吴育俊1,廖夫生2,陈燕军3,丁香1(南昌职业学院体育卫生系;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滴定法测定食醋中总酸含量及其不确定度评定[J].中国调味品,2017,第2期
-
朱曼利1,郭会明1,洪厚胜2,窦冰然2(南京工业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酵母抽提物的研究概况[J].中国调味品,2017,第2期
-
张开伟1,钱雨1,徐小池1,温雪秋2(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旅游商贸分院;广州旅游商务职业学校).河蚬风味调味酱加工工艺及发酵条件优化[J].中国调味品,2017,第2期
-
王新惠,曾与萱,李俊霞,刘达玉,王丹(成都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竹笋香辣酱的研制[J].中国调味品,2017,第2期
-
胡杨(徐州恒顺万通食品酿造有限公司).甜油的生产及色素控制[J].中国调味品,2017,第2期
-
董思杨,袁永俊,张琪,王艳丽,陈海风,豆剑伟,程小雪(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花椒酒中柠檬烯和芳樟醇的测定[J].中国调味品,2017,第2期
-
孙可可,尹艳红,邢晓晓(郑州雪麦龙食品香料有限公司).不同加工温度和时间对超临界花椒精油品质的影响[J].中国调味品,2017,第2期
-
王毅1,陈华凤2,刘刚1,刘议彗1(四川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资阳市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醋中的苯甲酸、山梨酸和纽甜[J].中国调味品,2017,第2期
-
崔春,徐明,杨娟,王炜(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谷氨酰胺酶活力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7,第2期
-
王晓婧,汪建明,李倩(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快速酶解发酵法制备豆酱时酶解条件的优化[J].中国调味品,2017,第2期
-
潘璨,鞠兴荣,徐宗季,袁建,何荣(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乙醇浸提大蒜油工艺的研究及GC-MS呈香成分分析[J].中国调味品,2017,第2期
-
谢玉艳,施先义,陈海妮,曾柳婷(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资源工程系).山梨酸氧化紫外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碘酸钾[J].中国调味品,2017,第2期
-
权美平(渭南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陕西省河流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八角茴香精油的成分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17,第1期
-
蒲凤琳,孙伟峰,车振明,刘义(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水蒸气蒸馏结合GC-MS 法分析比较四川汉源青、红花椒挥发性香气成分[J].中国调味品,2017,第1期
-
赵静,唐鑫媛,欧阳梦云,王燕(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辣椒粕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J].中国调味品,2017,第1期
-
胥娟1,张薇1,邹成华2,刘君1(四川理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四川自贡驰宇盐品有限公司).中国盐业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调味品,2017,第1期
-
王薇,马波,许云华,邵世光,吴华华(江苏师范大学连云港校区).利用豆腐黄浆水发酵红曲色素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7,第1期
-
王志煌1,唐敏敏2,3,陈卫军1,宋彦博1,王富有2,3(海南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椰枣果醋的制备及抗氧化作用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7,第1期
-
魏洁茹,贺小贤,胡瑾(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马铃薯加工过程中褐变抑制剂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7,第1期
-
李鹏1,2,张艳芳1,王军1,2,韩玉婷1,王选年1(新乡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紫外诱变选育米曲霉氨肽酶高产菌株[J].中国调味品,2017,第1期
-
范丽,唐琪,宋诗清,肖作兵,冯涛(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基于木糖-L-半胱氨酸Maillard 反应中间体的红烧调味汁的制备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7,第1期
-
周民生,袁超,路志芳,刘慧(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酱类食品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17,第1期
-
田延楚,吕嘉枥,余芳,张军蒙(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十株乳酸菌耐酸特性及单宁酸耐受性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7,第1期
-
刘安康1,卢美珍1,陈慧1,汪兰2,付晓燕1(武汉设计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科技学院;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鸡骨泥酶解和发酵产物的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比较[J].中国调味品,2017,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