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许荣福,李常厚,徐勇,张东明,时月亚(山东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Ti-47Al-6Nb基排气阀的熔模离心铸造工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4期
  • 杨泽南1,张朕2,郭春文3,潘昊4,王祯1,张强1,黄朝晖1,王志军4(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先进高温结构材料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薄板试样定向凝固枝晶竞争生长[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4期
  • 丁雨田1,2,王靖劼1,2,马元俊1,2,高钰璧1,2,陈建军1,2,张东3(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GH3625合金在SO2酸性环境下的高温腐蚀行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4期
  • 秦渊,马斌杰,李柱柏(内蒙古科技大学理学院白云鄂博矿多金属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元素扩散对烧结(Nd,Tb)-Fe-B磁体反磁化和矫顽力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4期
  • 王环珠1,薛春1,杨千华1,桂海莲1,李玉贵1,楚志兵1,2(太原科技大学重型机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双孔洞排布位置对c轴压缩镁单晶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4期
  • 蔡文博1,武宇1,2,姚修楠1,赵鸿磊1,2,陈昊1,张凯悦1,朱波3(西安诺博尔稀贵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安汉唐分析检测有限公司).退火温度对铪棒织构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4期
  • 张帅1,2,罗积润1,王小霞1,张瑞1,吴质洁1(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镀铜膜工艺在高功率输入耦合器中的应用[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4期
  • 单杰锋1,俞能君1,张素银1,金向阳2,吴琼1,张朋越1,葛洪良1(中国计量大学;浙江中元磁业股份有限公司).MnBi/Sm2Co17复合磁粉制备、磁性能及微结构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4期
  • 王若旭1,2,3,黄玉璐1,蒋天才1,郭浩1,熊平然1,谭腾1,岳伟明1,张周礼1,何源1,张兴义2,3(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TU1无氧铜钎料制备铌和316L不锈钢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4期
  • 刘艳梅1,赵美兰2,冯辉3,赵庆权4,孙文儒3,王铁钢1(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市高速切削与精密加工重点实验室;天津重型装备工程研究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天津德正科技有限公司).GH4169合金均匀化过程中相变动态原位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4期
  • 王玉香1,2,钟盛文1,文小强2,张骞1(江西理工大学材料冶金化学学部;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Y2O2SO4:Eu3+亚微米棒的合成及发光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4期
  • 赵玉超,唐建成,叶楠,卓海鸥,韦朝龙,周威威(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复合电镀制备WC@W-Cu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4期
  • 杨彪1,2,席肖桐1,2,王珏1,2,刘旭明1,2,陈六彪1,周远1,2,王俊杰1,2(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低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Er3Ni颗粒4~40 K温区表观热导率测量及其回热器漏热特性[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4期
  • 昝磊1,罗德焓1,李映1,张健2,于要伟1(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GH4698合金真空电弧重熔过程中熔池流动形态[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4期
  • 田伟1,钟燕1,刘砚飞1,伏宇1,白云瑞1,付锐2,李福林2(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钢铁研究总院高温材料研究所).新型铸&锻GH4096合金篦齿盘研制与考核[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4期
  • 左玉婷1,2,王书明2,李聪2,张丽民2,朱言言3(国合通用测试评价认证股份公司;国标(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激光增材制造钛合金织构跨尺度分析[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4期
  • 李安金1,赵盘巢2,易伟1,辛泽娜1,李鸿鹏1,逄芳钊1,李继刚1,姚陈思琪1(昆明贵金属研究所稀贵金属材料综合利用先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湿法冶金结合喷雾干燥-热解工艺纯化和控制钨颗粒[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4期
  • 燕翔1,2,陈小雨1,刘巨锋2,钟菲1,郑根稳1,颜永斌1,刘海1(湖北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先进焊接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热处理对选区激光熔化GH3536合金晶界与拉伸行为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4期
  • 代鹏1,高晗菲2,王宁2,樊晓光2,孙明明1(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纯钼薄板的温变形行为及本构建模[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4期
  • 吴剑涛,袁晓飞,宋圣玉,陈兴福,李维(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l含量对一种高W铸造高温合金组织与持久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4期
  • 周洪雷,陈小红,范军,刘平(上海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碳纳米管修饰的空心多孔NiO/SnO2纳米复合材料对丙酮传感性能的优化[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4期
  • 王一唱1,童鑫1,游国强1,吴晓东1,曹玲飞1,2(重庆大学材料学院教育部轻合金材料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中南大学轻质高强结构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铝锂合金组织、性能及成形工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耿遥祥,唐浩,罗金杰,许俊华,李洁,鞠洪博,喻利花,张志杰(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Mg含量Al-Mg-Sc-Zr合金选区激光熔化成形性及力学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冯瑞1,王克鲁1,鲁世强1,李鑫1,欧阳德来2,崔霞2,周璇1,钟明君1(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南昌航空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BT25钛合金β相区动态再结晶行为及数值模拟[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李少强1,陈威2,查友2,程蒙2,雷锦文1,崔林林1,张金钰2,孙军2(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TC18合金大型锻棒冲击韧性的横纵向差异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李渤,文胜平,苏美华,王为,黄晖,高坤元,聂祚仁(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Cu含量对Al-2.5Mg-xCu-0.2Si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邓同生,李尚,梁雅倩,孙露,张瀚韬(江西理工大学材料冶金化学学部).Ti-4Al-1.5Mn合金高温应力松弛本构模型及应用验证[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彭国胜1,顾亦诚1,陈送义2,陈康华2,方华婵3,宋广生1(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金属材料绿色制备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高性能复杂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Al-Zn-Mg-Cu合金多尺度第二相粒子与性能关系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苏原明1,赵艳君1,2,陈思昊1,李留洋1,胡治流1,2,王乃贤3,覃燕玲3(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广西大学广西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重点实验室;广西柳州银海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冷轧变形量和退火制度对超快速加热下5083铝合金晶粒尺寸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0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