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楠1,2,叶晶晶3,廖春华1,罗双艳1,杨照明1,周颖1,唐志艺1(内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四川省高等学校特色农业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羊肚菌菌柄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J].食品工业科技,2021,第17期
-
乔健1,李国鹏2,杜丽清1,魏长宾1,李甜子2,马智玲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桑葚果实不同发育期品质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21,第17期
-
王晨,钱婧,盛孝维,王晓婷,严文静,章建浩(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低温等离子体冷杀菌对盐水鸭货架期及风味品质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21,第17期
-
董柏余1,汤洪敏1,姚秋萍1,朱德全1,韩洪强1,周培富1,何可群1,丁晓春2(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医药学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采后水杨酸处理对金刺梨果实活性氧和苯丙烷代谢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21,第17期
-
项昭保,平雪丽,屠大伟(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山奈的活性成分及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21,第17期
-
聂莹1,邢亚楠2,黄家章1,肖晓红2,刘锐1(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北京金瑞典膳科技有限公司).主栽大豆营养品质及加工特性初探[J].食品工业科技,2021,第17期
-
刘梦培1,孙文文1,韩卫娟2,傅建敏2,索玉静2,纵伟1(郑州轻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超声波处理对采后甜柿品质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21,第17期
-
叶辉宇1,李强明1,张玉英2,杨思林2,刘健1,罗建平1(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安徽省华信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灵芝子实体不同提取物对小鼠睡眠改善作用的比较[J].食品工业科技,2021,第17期
-
尹含靓1,肖何1,邓高文1,刘洋1,2,蒋立文1,2,李跑1,2,王建辉3(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水生资源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GC-IMS 技术分析不同香辛料水煮液的风味物质组成差异[J].食品工业科技,2021,第17期
-
韩忠耀1,胡恩明2,邓先扩1,李燕1,张林甦1,曹芳1,陈建宇3,周福军4(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天津药物研究院).基于HPLC-HESI-HRMS 的水冬瓜根皮化学成分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21,第17期
-
朱轶群,杨永安,刘建福,田继源,李静静(天津商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冻藏的温度波动对三文鱼化学指标值及持水力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21,第17期
-
王倩倩1,杜鹃2,陈鸣2,冯凤琴1(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杭州康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小麦肽的抗氧化与抗疲劳作用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21,第17期
-
王南南1,王靖蕊1,李璐1,李雁1,解新安1,2(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广东省功能食品活性物重点实验室).茶渣蛋白抗氧化肽制备及其活性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21,第17期
-
戴艳军,王纯,鲍雨婷,朱艺娜,孙玥,李雪玲,梁进(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安徽省农产品加工工程试验室).苦荞脆片加工工艺优化及其挥发性成分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21,第17期
-
殷菲胧1,郑大典1,刘宇1,关博洋2,潘中田1,刘云芬1,帅良1(贺州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院;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不同脱涩处理对中田大山楂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21,第17期
-
王晓媛,梁旭,马云娇,郭瑜,杜明,徐献兵(大连工业大学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传统晒制鱿鱼干热风干燥工艺模拟及其风味一致性评价[J].食品工业科技,2021,第17期
-
雷美康1,2,候建波1,彭芳1,2,张文华1,祝子铜1,2,章应俊2,陈玉娇2,谢文1(杭州海关技术中心;衢州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蜂蜡中氯霉素、甲砜氯霉素、氟苯尼考和其代谢产物氟苯尼考胺残留[J].食品工业科技,2021,第17期
-
吕凤娇,郭悦,徐露,施雯,魏雨洪,孙丽丹,谢晓兰(泉州师范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球霰石碳酸钙制备工艺优化及几丁质酶对碳酸钙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21,第17期
-
权浩严1,王鹏2,位正鹏3,杜春影1,沈照鹏4,张京良4,乔乐克1,4(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市市立医院;海洋功能食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产胆固醇酯酶毕赤酵母发酵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21,第17期
-
郭玉蔓1,罗晨1,郅莉莉2,雍凌3,何雅静4,李永红1,林洪1,李振兴1(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淄博中心医院过敏科;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模拟消化方法在食物过敏原潜在致敏性评价中的应用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21,第17期
-
柳璇璇1,2,3,张浩宇1,2,3,马月玲2,刘霄芸2,张昆明1,3,谢玉芬1,2,3,俞晓燕4,张光弟1,2,3,4(宁夏大学食品与葡萄酒学院;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食品微生物应用技术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宁夏设施园艺(宁夏大学)技术创新中心).香槟薄荷和日本薄荷茎叶组织中挥发性组分的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21,第17期
-
郅慧1,兰梦2,尹馨雪1,杨小倩1,张辉1,李晶峰1(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省人参科学研究院;吉林省东北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酶解前后鹿筋体外抗炎活性与其氨基酸组成的相关性[J].食品工业科技,2021,第17期
-
王艳阳,边明明,康媛媛,章绍兵,孟珺(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嗜酸乳杆菌表层蛋白提取方法的对比[J].食品工业科技,2021,第17期
-
方瑶雁,赵莘芷,徐大伦,杨文鸽(宁波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浙江省动物蛋白食品精深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水产品致敏蛋白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21,第17期
-
钟玉心,陈悦铭,王宇,黄景初,彭名军,苏燕瑜,陈嘉欣,蔡伟谊(广州市食品检验所).SPE-HPLC 法快速测定食品中的米酵菌酸及其膳食风险评估[J].食品工业科技,2021,第17期
-
唐付杰1,王星敏1,2,何孟阳1,李鑫2,张家乐1,李秋东1,龚兴鑫1,陈泓岐1(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重庆市特色农产品加工储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响应面法优化水热酸控提取紫苏梗中木犀草素工艺[J].食品工业科技,2021,第17期
-
辛宇1,孙敬蒙1,2,张炜煜1(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花青素生物活性及制剂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21,第17期
-
郭依萍,李冉,叶可萍,张园园,王雪艳,高倩妮(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肉类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协同创新中心).不同二氧化碳浓度气调包装对生鲜鸡翅贮藏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21,第17期
-
张玉锋1,2,陈颖娴3,温远芬1,唐敏敏1,宋菲1,朱婷婷3,张有林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中心(椰子研发部)海南省椰子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椰子吸器多糖的结构和体外生物学活性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21,第17期
-
李水玲1,赵红倩1,王文秀1,马倩云1,刘亚琼1,吴晶晶2,3,孙剑锋1,3(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张家口弘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马铃薯加工技术创新中心).紫色马铃薯酒发酵工艺优化及主发酵期花青素与色泽的动态变化[J].食品工业科技,2021,第1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