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闵维方(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北京大学).教师培养机制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7,第8期
  • 本刊编辑部.本刊稿约[J].教育与职业,2017,第8期
  • 郭志立(河南工学院).多元视域下现代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联动逻辑和立体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7,第7期
  • 张立军(天津职业大学).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强化措施[J].教育与职业,2017,第7期
  • 朱仁盛(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泰州机电分院科研处).江苏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7,第7期
  • 雷承波1,阙明坤2,3(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无锡太湖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我国发展营利性民办高校若干难点分析及相关建议[J].教育与职业,2017,第7期
  • 马韦伟,钟燕瑾(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学分制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7,第7期
  • 孙兆化,戴卫锋(江苏省沭阳中等专业学校).职校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及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7,第7期
  • 王丽萍(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新时期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7,第7期
  • 罗娟丽(陕西警官职业学院).“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解构与重构[J].教育与职业,2017,第7期
  • 赵帮华(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特征、问题审视及优化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7,第7期
  • 张海轮(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兵团城镇化建设人才需求及职业教育服务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7,第7期
  • 黄海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广西高职教育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7,第7期
  • 陈张杰(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实践教学质量外部保障组织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7,第7期
  • 兰霞萍1,2,陈大超1(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江西科技学院).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问题与出路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7,第7期
  • 杨玉霞(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美国CTE中高职衔接的最新进展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7,第7期
  • 代莉(河南农业大学).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7,第7期
  • 蒋燕(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科研处).对涉农类高职院校服务农业企业科技创新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7,第7期
  • 杜福磊(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对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彰显办学特色与提升办学质量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7,第7期
  • 李海东(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J].教育与职业,2017,第7期
  • 薛淑娟(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7,第7期
  • 马志远(武昌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场景模拟教学法在“广告实务”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7,第7期
  • 胡明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及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7,第7期
  • 黄汉玲(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创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7,第7期
  • 李向红(天津商务职业学院会计学院).“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7,第6期
  • 陈崇刚1,苏丹2(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传媒艺术学院党总支;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传媒艺术学院团总支).基于“三创平台”融合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7,第6期
  • 孙红艳(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研究中心).欧盟职教教师职业能力标准探究及其对我国高职教师发展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7,第6期
  • 邓如涛(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制度化与人性化融合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7,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0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