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杨雷1,2,3,彭涛1,2,3,张晋娜2,3,石义静1,史文俊1,应光国1,2(华南师范大学环境研究院广东省化学品污染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一株高效1,4-雄烯二酮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降解转化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魏海英,饶雷振,章博函,秦佳雯,杨宇,宋凡(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太原市叶面尘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健康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张金永1,叶倩1,王明新1,2,薛金娟1,2,韩莹1,2(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江苏省石油化工安全与环保工程研究中心).机械化学法修复柴油污染土壤的效率、产物及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于洁1,王洪杰1,吉庆华2,向超1(河北大学生命科学与绿色发展研究院生态与环境治理研究所;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水质与水生态研究中心).镧铁羟基氧化物修饰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电吸附除磷效能及机理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王龙,陈宜华,王育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巢湖流域典型环境介质溶解有机质光谱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任姗1,2,冯民权1(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含柔性植被明渠污染物浓度场分布规律试验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黎科言1,2,方芳1,2,王苏娜1,2,操家顺1,2(河海大学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环境学院).解偶联剂邻氯苯酚作用下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替规律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开颜1,2,王亚楠1,2,孙英杰1,2,王华伟1,2,徐榕1,2,卞荣星1,2,李卫华1,2,宫渤海3(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青岛市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研究中心;青岛市市政公用科学技术研究院).填埋场古细菌垂直分布格局及其与垃圾降解程度响应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刘清涛(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PEI改性生物炭的制备及对CO2吸附性能的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崔梦瑞1,2,白林燕2,冯建中3,林孝松1,李华林2,高旺旺2,李紫微2(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京津唐地区臭氧时空分布特征与气象因子的关联性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张亦南,丁佳锋,张小芳,吕昕煜,朱律寒,张杭君(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镧负载沸石壳聚糖复合吸附剂高效除磷性能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方恺1,2,张琦峰1,杜立民3(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民生保障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初始排放权分配对各省区碳交易策略及其减排成本的影响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李杰1,战明国2,钟晓宇1,王新宇2,欧阳鑫东1,赵辛金1(广西地质调查院;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广西典型岩溶地区重金属在土壤-农作物系统中累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曾欢1,张华1,2,熊小英1,肖帆1,王鹏1,2,丁明军1,2(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鄱阳湖河湖交错区鱼类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戴云飞1,杨泽玉1,陈颖2,叶杰旭1,陈建孟1,3,陈东之1,3(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宁波华研节能环保安全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浙江海洋大学石油化工与环境学院).聚乙烯醇-海藻酸钠-活性炭固定化菌球处理二氯甲烷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郝慧茹,张倩,李孟,魏啸楠,仇玥(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改性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活性蓝19的机理及老化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张玉叶,何江涛,张金刚,黄斯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喹诺酮类典型抗生素对反硝化细菌的联合药敏试验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高腾飞1,李敏敏1,2,孔志强3,王瑞1,全蕊1,张嘉1,李瑞瑆1,叶丰1,Frédéric Francis2,王凤忠1,范蓓1(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收贮运管控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列日大学让布鲁农业生物技术学院;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手性农药丁氟螨酯对斑马鱼胚胎的选择性发育毒性[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李阳,陈敏鹏(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中国农业源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谢明月1,2,3,曹明超1,2,3,任宇鹏1,2,3,许兴北1,2,3,张严严1,2,3,许国辉1,2,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环境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土柱淋洗法修复铬污染土壤的水力梯度优化试验[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徐苏倩1,张晓1,程婷1,王津南2(江苏开放大学环境生态学院;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物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具有双反应活性中心Cu-Al2O3-g-C3N4类芬顿催化剂及·OH选择性转化机理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卢阳,梁钰贞,卢桂宁,石振清(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工业聚集区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富里酸和胡敏酸对水铁矿转化过程中铁氧化物上铜释放动力学特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刘庆梅,Asmaa Hussein Ali,刘丹(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氧气条件对矿化垃圾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李志豪,朱远墨,丰传雯,嵇鸿民,任洪强,耿金菊,许柯(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磁场强化曝气生物滤池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吴雅静1,王华伟1,孙英杰1,吕紫娟1,李书鹏2(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青岛市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污染场地安全修复国家工程实验室).原位形成生物铁锰氧化物对砷(Ⅲ/Ⅴ)的去除效果与机制[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何一帆1,2,3,聂小保1,2,3,余志1,2,3,陆洲1,2,3,易晋1,2,3,金筱英1,2,3,隆院男1,2,3,蒋昌波1,2,3(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洞庭湖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环境保护河湖疏浚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低磷污水的HAP诱导结晶磷回收[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孟秀,徐绍辉,林青(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Cd2+与环丙沙星共存时在石英砂中的吸附特征及作用机理[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张瑞芳1,刘偲嘉1,于兴娜1,苏枞枞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辽宁省沈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西北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的时空变化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郭晓宁1,王钰1,马秀梅1,谈昌蓉1,2,张西营3,张吉农1,张海潇1,陈晶4(青海省气象台;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气象局).半干旱区一次典型沙尘重污染天气过程分析——以青海东部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赵远哲1,董伟羊1,王海燕1,闫国凯1,储昭升2,常洋1,王欢1,凌宇1,李丛宇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气水比对A/O-BF处理低碳氮比农村生活污水脱氮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