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琚慧敏1,2,杨键1,张偲1,李洁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荧光标记珊瑚组织来源细菌及其与虫黄藻相互作用的显微观察[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2期
-
林淼,封丽梅,王阔鹏,陈映良,胡梓轩(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乙醇对瘤胃细菌发酵纤维类饲料产短链脂肪酸能力的影响[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2期
-
李标先,黄孝天,刘琼(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幽门螺杆菌外膜囊泡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2期
-
刘志霞1,2,杨茂华2,穆廷桢2,刘金龙1,邢建民2(河北科技大学生物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绿色过程与工程重点实验室).表面活性剂对嗜盐嗜碱硫碱弧菌D301生成及利用硫颗粒的影响[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2期
-
刘瑶,侯彬,陈佳俊,张蓉,刘晓宇,叶蓉(中北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驯化对生物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中阴极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2期
-
李雪燕,贾天军(河北北方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研究所临床检验诊断学重点实验室).沙眼衣原体包涵体膜蛋白CT225与宿主波形蛋白存在相互作用[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2期
-
耿忆敏1,任思雨1,于涛2,姜晓冰1(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乡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VirAB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耐药性及生物被膜形成中的作用[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2期
-
王诗玮,纪琪,朱天辉(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莱氏野村菌紫外线诱变抗敌敌畏菌株的生理特性[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2期
-
杜心恬,宋馨,刘欣欣,夏永军,艾连中,熊智强(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细菌胞外多糖生物合成转录调控因子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2期
-
刘婧1,2,李淑娴1,2,邵雷2,3(上海健康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协同科研中心;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创新药物与制药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细菌体内乙酰化修饰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2期
-
康庚庚1,2,李慧1,李卫巍3,张瑛汀1,2,杨倩文1,2,王涵可1,2,卢颖1(锦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锦州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锦州市妇婴医院).2018–2020年人轮状病毒锦州地方株VP4及VP7基因特征[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2期
-
《微生物学通报》编辑部.微生物学通报2019年优秀论文公告[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2期
-
赵彬涵1,2,孙宪昀1,2,黄俊3,李少杰1,4(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山东劲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在有机固废堆肥中的作用与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1期
-
余鹏举1,2,曹先贺1,2,王宏志3,李少杰1,2(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新疆河润水业有限责任公司).微生物在恶臭污染治理中的研究及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1期
-
王艳凤,赵国星,刘畅,刘艳华,刘寅(南开大学医学院).虚拟仿真技术助力下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案设计和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1期
-
薛应钰1,李兴昱1,李发康1,苟攀宁1,李龙2,徐秉良1(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甘肃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实验室;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苹果树腐烂病生防真菌Z-12A的鉴定及其生防效果[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1期
-
张昊月1,郭正彦2,吕志堂1,陈义华2(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与绿色发展研究院河北省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与应用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应用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培养基提高达托霉素产量[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1期
-
李强1,衣杨1,2,吴忠道3,丁涛3(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信息科学学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基于机器学习的肠道菌群数据建模与分析研究综述[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1期
-
吴根福,吕镇梅,应盛华,陈中云(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转变教育理念,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微生物学教学质量[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1期
-
王华1,2,王俊瑞1,郑文琪1,2(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致病及耐药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1期
-
焦佳琪1,2,肖春2,3,吴清平2,谢意珍2,陈雪峰1,雍天乔2,张瑞芳1,2,邵威铭2(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广东省科学院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安全与健康重点实验室;蕉岭铁汉大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重要食药用菌多糖降血糖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1期
-
孟娇,陈晶瑜(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Rcs双组分调节系统对细菌环境应答的分子调控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1期
-
朱本伟,熊强,姚忠,倪芳,孙芸(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研究生课程“酶工程”多元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