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庞杰1,2,刘月敏1,黄永春2,王常荣2,刘斌3,刘仲齐2,黄益宗2,黄雁飞3,张长波2(天津城建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1株草螺属植物内生菌R-13的分离鉴定及对龙葵吸收土壤镉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9期
-
李大雁1,齐晓宝2,吴健1,黄沈发1,王敏1,沙晨燕1,沈城1(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大型石化企业邻近区域大气沉降中多环芳烃赋存特征及源解析[J].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李媛1,2,石嘉诚1,2,陈军辉1,2,潘玉瑾1,2,周虹辉1,2,范武波1,2,叶宏1,钱骏1,刘政1(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四川省环境保护移动源污染与控制重点实验室).2010~2017年四川省机动车污染物排放趋势分析[J].环境科学,2021,第2期
-
廉涵阳1,杨欣2,张普1,陈义珍2,杨小阳2,赵妤希2,何友江2,赵丹婷3(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2019年冬季一次典型霾污染特征与成因分析[J].环境科学,2021,第5期
-
张喆1,2,3,丁建丽2,3,王瑾杰2,3,陈香月2,3,刘兴涛2,阿提干·吾斯曼2(新疆大学地理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智慧城市与环境建模自治区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新疆大学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山北坡城市群气溶胶光学特性时空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2021,第5期
-
杨子谦1,刘怀庆1,吕恒1,李云梅1,朱利2,周亚明2,李玲玲1,毕顺1(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基于高分影像的城市水体遥感综合分级方法[J].环境科学,2021,第5期
-
傅银银1,2,文浩哲1,王向华2,于南洋1,李冰2,韦斯1(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PM2. 5)中硝基多环芳烃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估[J].环境科学,2021,第6期
-
陈木兰1,2,3,王赛男1,2,3,陈天舒4,朱波5,彭超1,2,周佳维1,2,车汉雄1,2,黄汝辉1,2,杨复沫6,刘合凡7,谭钦文7,韩丽8,陈军辉8,陆克定9,陈阳1,2,3(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部;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南典型区域夏季大气含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来源解析[J].环境科学,2021,第6期
-
王鸿浩,谭梦怡,王紫君,符佩娇,李金秋,汤水荣,伍延正,孟磊(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添加生物炭对琼北地区水稻土N2O排放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8期
-
秦芙蓉1,张仕颖1,2,夏运生1,2,张乃明1,2,吴程龙1,何忠俊1,岳献荣1,田森林3(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云南省土壤培肥与污染修复工程实验室;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来利山锡尾矿区优势植物调查与生态修复潜力分析[J].环境科学,2021,第8期
-
王杜珈1,2,何帅2,周小霞2(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大学大湾区环境研究院珠江三角洲水质安全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污水处理厂不同单元工艺水中重金属及其纳米颗粒的分布[J].环境科学,2021,第7期
-
吕恺1,2,邵贤明1,2,王康舟1,2,姚雪薇1,2,彭党聪1,韩芸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段式亚硝化厌氧氨氧化SMBBR处理中低浓度氨氮废水[J].环境科学,2021,第7期
-
韩晨1,2,侯朋福2,3,薛利红1,2,3,冯彦房1,2,3,余姗2,杨林章1,2(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麦秸水热炭及其改良产物对水稻产量和稻田氨挥发排放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7期
-
李玉琼1,童蕾1,严涵1,尤悦2,卢钰茜3,刘慧1,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河水-地下水交互带沉积物中抗生素和代谢产物提取方法优化及其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2021,第11期
-
肖致美1,武婷2,卫昱婷3,徐虹1,李立伟1,李鹏1,陈魁1,邓小文1(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天津市生态环境综合保障中心;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PM2.5中二次硝酸盐形成及防控[J].环境科学,2021,第6期
-
罗义峰1,陈方鑫1,周豪1,龙翼2,严冬春2,谭文浩1,李丹丹1,陈晓燕1(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次降雨过程中不同土地利用配置对径流中氮流失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5期
-
胡崑1,王鸣1,王红丽2,景盛翱2,陈文泰3,卢兴东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南京科略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基于PMF和源示踪物比例法的大气羰基化合物来源解析:以南京市观测为例[J].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岳晨1,李广德2,席本野1,曹治国3(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开放大学农林医药教学部;河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黄淮水环境与污染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叶片大气颗粒物滞纳能力评估方法的定量对比[J].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李建鸿1,2,黄昌春1,査勇1,王川1,尚娜娜1,郝维月1(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长江干流表层水体悬浮物的空间变化特征及遥感反演[J].环境科学,2021,第11期
-
张紫薇,周石磊,陈召莹,张甜娜,董宛佳,甄瑀晗,张馨童,姚波,崔建升(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省污染防治生物技术实验室).河北省夏季降雨溶解性有机物光谱特征的空间分布、来源解析及氮素响应[J].环境科学,2021,第11期
-
朱弈1,陈浩2,丁国平3,孙晓楠3,刘辉2,叶建锋2(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工学部).城镇与城郊污染河道中DOM成分分布与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2021,第11期
-
卢昕妍1,王菲2,张丽敏2,任晓鸣3,于南洋1,韦斯1(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太湖西岸地表水中极性有机污染物非靶向筛查与生态风险评估[J].环境科学,2021,第11期
-
华岚英,崔彤,李金香,邹本东,杨妍妍,程刚(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2012~2019年北京市储油库VOCs去除及排放水平变化监测分析[J].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周曙仡聃1,2,朱永官1,2,黄福义1,2(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微塑料对海水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8期
-
李金成1,2,郭雅妮1,齐嵘2,杨敏2(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A2/O与倒置A2/O工艺低温条件下的氨氮去除能力解析[J].环境科学,2021,第8期
-
郭文景1,2,张志勇1,2,闻学政1,2,张瀚文1,2,王岩1,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长江下游居民区降水地表径流的污染特征[J].环境科学,2021,第7期
-
包鑫1,2,江燕1,2,胡羽聪1,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潮河流域降雨径流事件污染物输出特征[J].环境科学,2021,第7期
-
单溪环1,2,谢文霞1,廖云杰2,房志达2,杨晓晶2,3,苏静君2,赵洪涛2,李叙勇2(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不透水地表粗糙度对城市面源颗粒物的累积和冲刷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7期
-
秦宁1,2,刘运炜1,侯荣1,王彩云2,王贝贝1,段小丽1(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市城市排水监测总站有限公司).基于概率方法的中国居民饮水途径砷暴露健康风险评估[J].环境科学,2021,第7期
-
李梦雅1,宋钰莹1,张晓岚2,黄海鸥1(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究院).蛋白类有机质在水厂各处理单元中的去除特性[J].环境科学,2021,第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