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杨秀蔚1,2,3,张德海1,肖中俊3,李向东3,张琳3(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微波遥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超宽带与太赫兹技术培育性重点实验室).表面粗糙度对太赫兹反射测量的影响[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3期
  • 梅亮1,孔政1,林宏泽2,费若男1,成远1,宫振峰1,陈珂1,刘琨1,华灯鑫1,3(大连理工大学光电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基于沙氏成像原理的激光雷达技术研究进展(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3期
  • 裘家伟1,章振2,余赛芬2,魏天问2,袁金龙2,夏海云1,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1.5微米大气探测激光雷达研究进展(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3期
  • 王雅琴,蔡光艳,马占锋,高健飞,黄立(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共用桥腿式高性能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3期
  • 黄一彬,王英,朱颖峰,魏超群,孙鸿生,董黎(昆明物理研究所).红外探测器杜瓦封装多余物的衍射分析及控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3期
  • 尹爽,徐世春,高玲,徐思轶,邓蔚,任海,杨秀华(昆明物理研究所).冷屏结构与冷屏效率[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3期
  • 张祥翔1,2,傅雨田1,陈永和1(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探测与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光学滤波的水面弱纹理提取方法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3期
  • 张少宇1,伍春晖2,熊文渊1(广东金融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广东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与信息工程学院).采用门控循环神经网络估计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2期
  • 王宇,温凯,张美玲,马英,刘旻,郑娟娟,郜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数字全息显微中自动调焦技术及其应用(封面文章)(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2期
  • 白金林1,2,姜玉刚1,2,王利栓1,2,李子杨1,2,何家欢1,2,刘华松1,2,苏建忠1,2(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天津市薄膜光学重点实验室;光电材料智能表面织构技术联合实验室).超低面形宽带高反射薄膜设计及制备技术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2期
  • 胡甜甜1,2,曾春梅2,1,芮丛珊1,2,洪洋2,1,马锁冬2,1(江苏省先进光学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现代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用于LED均匀照明的自由曲面菲涅耳TIR透镜光学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2期
  • 张朝阳1,魏俊俊1,邢忠福1,2,彭志勇2,刘金龙1,陈良贤1,李成明1(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金刚石膜表面微结构红外增透性能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2期
  • 朱子健1,张贵阳1,杨明1,霍炬1,2,薛牧遥3(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新力动力研究所).基于法化矩阵降维的多相机快速光束法平差算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2期
  • 凤良杰,成鹏飞,王炜(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间光学技术研究室).Φ450 mm口径空间天文相机轻量化碳化硅主反射镜组件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2期
  • 姜珊,张超,韩成,底晓强(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基于相关滤波的目标重检测跟踪[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2期
  • 韩金辉1,蒋亚伟1,张小件1,梁琨2,李知铮1,董兴浩1,李楠1(周口师范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采用三层窗口局部对比度的红外小目标检测[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2期
  • 刘智颖,吕知洋,高柳絮(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光电测控与光信息传输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红外显微光学系统的小像差互补设计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2期
  • 何旭宝,肖虎,马鹏飞,张汉伟,王小林,许晓军(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基于双色镜的2.3 kW光纤激光光束合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2期
  • 常青1,檀恒宇2,3,孟天明2(浙江传媒学院媒体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不同核心尺寸及壳层厚度CdTe/CdS量子点非线性光学及超快动力学特性[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2期
  • 时国平,钱叶册(池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伯努利滤波器在纯角度跟踪场景中的应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2期
  • 贺文静1,胡坚1,陈育伟2,潘苗苗1,朱运维1,何锐斌1,李传荣1(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定量遥感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芬兰地球空间研究所遥感与摄影测量实验室).共孔径主被动高光谱三维成像实时处理框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2期
  • 钟卉(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大视场间隔双焦面成像遥感相机焦面装调[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2期
  • 董浩,孙拓,杨玉良(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光电测控研究室).航空多光谱相机三坐标无源定位技术[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2期
  • 朱培志1,刘秉义1,2,孔晓娟1,杨倩3(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技术系;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星载海洋激光雷达叶绿素剖面探测能力估算[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2期
  • 刘宏明1,2,刘玉娟1,宋莹1,仲志成1,孔令胜3,刘怀宾3(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地球信息探测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化师范学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基于DMD的小型近红外光谱仪原理及优化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2期
  • 王琦1,钱永明1,张书练2(南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力型频率分裂激光器的频率差热漂移[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