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路乔1,2,3,杨智超1,2,3,杨志全1,2,3,于荣霞1,2,3,朱颖彦1,2,3,4,杨溢1,2,3,张碧华5,王仁超6,方迎潮7,余东亮7,刘浩8,苏建坤8(昆明理工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应急管理部地质灾害风险防控与应急减灾重点实验室;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高校高烈度地震山区交通走廊工程地质病害早期快速判识与防控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北京菲博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有限责任公司;云南航天工程物探检测股份有限公司).考虑扩散路径的宾汉姆流体渗透注浆机制[J].岩土力学,2022,第2期
  • 李旭,刘阿强,刘丽,刘艳,吴永康(北京交通大学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全吸力范围内土-水特征曲线的快速测定方法[J].岩土力学,2022,第2期
  • 肖瑶,邓华锋,李建林,程雷,朱文羲(三峡大学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水环境下巴氏芽孢杆菌驯化及钙质砂固化效果研究[J].岩土力学,2022,第2期
  • 高常辉1,2,杜广印1,2,刘松玉1,2,庄仲旬1,2,杨泳3,何欢1,2(东南大学交通学院;东南大学江苏省城市地下工程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江苏盛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深层振动密实对湿陷性黄土层水平应力变化的影响[J].岩土力学,2022,第2期
  • 贺勇1,2,胡广1,2,张召1,2,娄伟3,邹艳红1,2,李星3,张可能1,2(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省和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污染场地六价铬迁移转化机制与数值模拟研究[J].岩土力学,2022,第2期
  • 于洪丹1,陈卫忠1,卢琛1,2,杨典森1,杨建平1,王震3(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黏土岩时效变形特性试验与理论研究[J].岩土力学,2022,第2期
  • 蔡光华1,2,3,周伊帆2,潘智生2,李江山3(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石灰激发GGBS固化高含水率香港海相沉积物的物理力学性质研究[J].岩土力学,2022,第2期
  • 谈云志,王媛,占少虎,左清军,明华军(三峡大学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纳米氧化硅充填红黏土团粒内孔隙的收缩响应[J].岩土力学,2022,第2期
  • 侯娟1,2,3,邢行1,徐东1,陆向前1(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弗吉尼亚大学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土工膜-土工布界面动力剪切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22,第2期
  • 薛卉1,2,舒彪1,2,陈君洁1,2,路伟1,2,胡永鹏1,2,王益民1,2,曾凡1,2,黄若宸1,2(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试验室;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高温高压下超临界二氧化碳作用对花岗岩力学性质影响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22,第2期
  • 田佳丽,王惠民,刘星星,向雷,盛金昌,罗玉龙,詹美礼(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考虑不同尺度孔隙压缩敏感性的砂岩渗透特性研究[J].岩土力学,2022,第2期
  • 郑紫荆1,2,朱云海3,王巧1,2,谢海建1,2,陈赟2,4(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平衡建筑研究中心;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有机污染物在含土工膜复合隔离墙和含水层系统的运移半解析模型[J].岩土力学,2022,第2期
  • 张志红,韩林,吕清硕(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机制下黏土垫层多离子扩散模型[J].岩土力学,2022,第2期
  • 魏天宇1,2,王旭宏3,吕涛3,胡大伟1,2,周辉1,2,洪雯4(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湿化膨胀与掺砂率对混合型缓冲材料THM耦合过程的影响分析[J].岩土力学,2022,第2期
  • 章涛1,施建勇2,3,吴珣2,3,韩尚宇1,纪晓磊1,张慧华1(南昌航空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单井注水改变填埋场中垃圾土温度的模拟[J].岩土力学,2022,第2期
  • 吴珣1,2,施建勇1,章涛3,舒实1,李玉萍1,雷浩1(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南昌航空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填埋场中降解产热参数反演研究[J].岩土力学,2022,第2期
  • 林丹彤,胡黎明(清华大学水利系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孔介质中磷负载纳米铁运动特性的模型试验[J].岩土力学,2022,第2期
  • 邱金伟1,权全2,刘军1,童军1,胡波1(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考虑非等温环境下污染物在黏土中的运移解析模型[J].岩土力学,2022,第2期
  • 金佳旭1,丁前绅1,2,3,刘磊2,3,4,威巍2,5,张雄6,张柴2,3,7(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污染泥土科学与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学固体废弃物科学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环境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好氧降解对垃圾土沉降影响试验及沉降模型[J].岩土力学,2022,第2期
  • 周实际1,2,3,杜延军1,2,倪浩1,2,孙慧洋1,2,李江山3,杨玉玲1,2,3(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东南大学江苏省城市地下工程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压实度对铁盐稳定化砷、锑污染土特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岩土力学,2022,第2期
  • 张文博1,2,柏巍2,孔令伟2,樊恒辉1,岳秀2,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淋溶时间对红黏土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J].岩土力学,2022,第2期
  • 朱文波1,2,戴国亮1,2,王博臣1,2,龚维明1,2,孙捷3,胡皓3(东南大学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吸力式沉箱底部土体循环特性及其等效循环蠕变模型研究[J].岩土力学,2022,第2期
  • 谭洵1,2,何星星1,2,陈亿军1,3,4,刘磊1,3,4,万勇1,3,4(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学固体废弃物科学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污染泥土科学与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陈化污泥理化特性对泥饼渗透性的影响研究[J].岩土力学,2022,第2期
  • 李驰1,田蕾1,董彩环1,张永锋2,王燕星1,3(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理学院).MICP技术联合多孔硅吸附材料对锌铅复合污染土固化/稳定化修复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22,第2期
  • 杨科1,2,3,4,刘文杰1,3,4,马衍坤1,3,4,许日杰1,3,4,池小楼1,3,4(安徽理工大学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理工大学煤炭安全精准开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理工大学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真三轴单面临空下煤岩组合体冲击破坏特征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22,第1期
  • 周光新1,2,盛谦1,2,崔臻1,2,王天强3,马亚丽娜4,付兴伟5(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走滑断层错动影响下跨活断层铰接隧洞破坏机制模型试验[J].岩土力学,2022,第1期
  • 江帅1,2,朱勇2,3,栗青1,周辉2,3,涂洪亮2,3,杨凡杰2,3(沈阳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隧道开挖地表沉降动态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岩土力学,2022,第1期
  • 吴祥业1,2,王婧雅1,陈世江1,张玉江3,卜庆为1(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与煤炭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重复采动巷道塑性区调控原理与稳定控制[J].岩土力学,2022,第1期
  • 雷华阳1,2,3,张文振1,冯双喜1,3,霍海峰4(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天津大学滨海土木工程结构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综合模拟与城乡抗震韧性重点实验室;中国民航大学机场学院).水汽补给下砂土水分迁移规律及冻胀特性研究[J].岩土力学,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