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庆银1,郝硕硕1,谭全银1,李金惠1,刘敏2,陈凌宇2(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电网企业废铅蓄电池回收模式与趋势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赵一淳1,2,3,刘亚雷2,3,李亦舒2,3,方媛媛2,3,王博涵2,李佳瑞2,吴懂2,畅犇泽2,阳广凤2,3(浙江海洋大学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浙江省石油化工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强污泥流失对anammox工艺脱氮性能及菌群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朱忠盼1,2,郭雨萱1,2,魏帽1,2,朱贺1,2,马远帆1,2,郑文霞1,2,郭福涛1,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海峡两岸红壤区水土保持协同创新中心).可燃物化学性质对燃烧释放PM2.5元素成分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宋美钰,施小清,马春龙,康学远,杜方舟(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表生地球化学教育部重点试验室).复杂DNAPL污染源区溶解相污染通量的升尺度计算[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肖电坤1,2,陈云敏1,2,徐文杰1,2,詹良通1,2,柯瀚1,2,何海杰1,3,刘远锋1,2(浙江大学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超重力研究中心;台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城市固废好氧加速稳定及碳氮迁移试验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朱腾义,陈颖,程浩淼,孙凤,丛海兵(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QSAR模型预测有机污染物在XAD与空气中的分配系数[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向琴,龙威,冯朗,李萌(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微塑料实时检测实验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柳晓燕,朱芬芬,赵冰(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中国玻璃物质流分析和未来需求预测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张宁1,庞军1,温婧1,王军霞2(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我国取消电价补贴的经济影响——基于电价管制及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张皓月1,李彦鹏1,2,杜胜利1,张高山1,赵璐瑶1(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长安大学旱区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市冬季霾污染过程PM2.5上蛋白质的浓度变化与来源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孟祥晖1,2,王宏洋2,孙宇巍2,张明慧2,朱光灿1,3,沈亚琴2,柳慧芳2(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贝叶斯的苯并(α)芘PBPK模型优化与健康风险评估应用[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邱婉月1,夏雨荷1,2,龚林3,袁凤云1,陈琪1,4,李家豪1,梁建生3,唐非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医学研究所环境与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所;武汉市江岸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空调回风口滤网积尘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的比较[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王玥1,白淼1,江海溶1,张明露1,张灿2(北京工商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氯/氯胺和紫外顺序消毒对管网抗性基因的去除[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程亚,张永志,郑佳慧,李宇洋,黄廷林(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催化氧化除氨氮/锰滤料活性恢复方式优化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曾诗鸿1,李璠1,2,翁智雄3,钟震4(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丹麦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我国碳交易试点政策的减排效应及地区差异[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尉芳,刘京,夏利恒,龙小翠,徐仲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基于LUCC的陕西渭北旱塬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冯天朕1,陈苏1,2,陈影1,刘颖1,张晓莹1,晁雷2(沈阳大学环境学院区域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微塑料与Cd交互作用对小麦种子发芽的生态毒性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李成1,杨舒慧2,吴芳2,徐扬3,崔雪锋2(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扬州大学农学院).“双碳”背景下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植被固碳的时空分异[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张楠,张保留,吕连宏,白梓函,赵明轩,罗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碳达峰国家达峰特征与启示[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张宁1,庞军1,冯相昭2(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全国碳市场引入配额拍卖机制的经济影响——基于CGE模型的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柯碧钦1,何超1,杨璐1,叶志祥1,易嘉慧1,田雅1,慕航1,涂佩玥2,韩超然1,洪松1(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华北地区地表臭氧时空分布特征及驱动因子[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付香云,余诚,王凯军,马金元,刘敏(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连续流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研究进展[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颉亚玮,黄静杰,蒋毅恒,刘宏远(浙江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Fe/Ti-MIL-NH2吸附-光催化降解NDPhA[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刘敬乐1,2,3,史静1,姚青4,3,蔡子颖4,3,韩素芹4,姜明1,崔晔1(天津市气象探测中心;天津市海洋气象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环境气象中心;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天津大气扩散条件对污染物垂直分布的影响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徐亚1,孙淑娜1,2,王琪1,刘玉强1,谌宏伟2,彭向训2,杨枫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长沙理工大学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固废填埋长期环境安全和寿命预测研究综述[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袁相洋1,2,许燕1,3,杜英东3,冯兆忠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南京和北京城市天然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差异[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蔡力童1,李青松1,2,马晓雁3,李国新1,陈国元1,王吉苹1,赖成然1,梁馨蕊1(厦门理工学院水资源环境研究所;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市水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浙江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基于EEMs和DOM分离的荧光特征及DBPsFP研究——以南方某市水源水为例[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李捷,姜颖,刘玉莲,姜亚,滕彦国(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凉水河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刘子涵1,才璐1,董勤各1,2,赵小丽1,韩剑桥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PE微塑料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及入渗模型适宜性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翟远征,姜亚,夏雪莲,潘成忠,胡立堂,王金生,滕彦国,韩一凡(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永定河生态补水下渗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