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杰,邵泽毅,姜守全,谭旭生,郭文高,张建华,曾跃华,李智谋,郭君,刘立新(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基于农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探讨——以贺家山原种场为例[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7期
-
周小江1,文中平1,王占伟1,翦阳1,李玉华1,徐文2(湖南省桃源县农业农村局;常德市武陵区农业农村局).30%苯甲·吡唑酯不同浓度对防治柑橘炭疽病效果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7期
-
张青显(新郑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野生遗传基因种质资源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及遗传特征[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7期
-
刘辰华,王晓平,贠清峰(河南省金囤种业有限公司).玉米品种科腾918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7期
-
李艳慧,崔鲁宁,贾帅帅,张玉梅,闫媛媛,郑洪华,王书平(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春化时长对半冬性小麦品种圣麦20穗粒数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7期
-
史晓燕,安林林,杨静静,高军,祁伟伟(聊城市茌平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聊城市茌平区6个玉米新品种性状及产量比较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7期
-
张俊江,马晓春,范凌,高前宝(安徽隆平高科(新桥)种业有限公司).2020-2021年安徽省中籼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7期
-
练进(梧州市万秀区夏郢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2021年梧州市万秀区水稻新品种筛选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7期
-
颜学海1,吴红梅2,郝丽宁1,马艳玮1,杨春林3,魏应海4(乐山市种子管理站;乐山市社会福利院;乐山市植保植检站;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十三五”期间四川省审定的水稻品种主要性状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7期
-
杨玉魁1,王璐2,张梅霞1,张秋梅1,杨玉涛1,刘清瑞3,王桂凤1(河南丰源种子有限公司;新乡工程学院;河南省新乡县农业农村局).小麦新品种苑丰12的选育及应用[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7期
-
刘洪泉1,王瑞文2,赵瑞峰1,董永民1,邢红霞3,高五洲3,祁耀正4,董建惠5(河北宏瑞种业有限公司;石家庄市农业农村局;邯郸市永年区农业农村局;邯郸开发区第一原种场;河北省平山县农业农村局).高产稳产多抗小麦新品种邯农369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7期
-
徐庆民1,来敬伟1,马丽2,郭月玲1,孙明海1(邹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邹城市唐村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高油酸花生品种花育917在丘陵地区绿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7期
-
王丽杰1,郎文培1,李希臣2,高晓东1,于田利1,厉桂香1,邱鑫2(潍坊市农业科学院;高密市农业农村局).不同配方堆肥对白菜生长发育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7期
-
李娜1,柳林2,闫喜东2,汪润东2,赵淑梅2,李伟2(白城市种子管理站;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不同配方缓控释肥料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7期
-
邹海忠(福建省连城县良种繁殖场).连城县2020年特种稻新品种区域试验鉴评[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7期
-
吕少洋1,袁璋1,2,李民1,3,渠元春1,董鹏1,3,时曼丽1,郭双双2,汪世静1(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南阳市科学院;国家棉花产业体系南阳综合实验站).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思考——基于对西峡县和卧龙区的调研[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7期
-
王飞(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云台分公司).基质育秧对秧苗机插质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7期
-
孙振彪,符辰建,胡小淳,秦鹏,郭小波,杨远柱(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杂交水稻在菲律宾多点种植的筛选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7期
-
佟国香1,聂紫瑾2,周继华2(北京市房山区种植业技术推广站;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房山区优质农田技术集成与探索[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7期
-
田振会1,罗龙平2,熊武忠2,裴锋3(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中心;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乐坪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2021年五峰二高山玉米新品种展示示范[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7期
-
郑绍儒1,陈正兵2,何曙光2,邓松3,余敏3,邓猛3(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临湘市农业农村局;湖南鑫盛华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不同施肥水平对两优121的产量影响初探[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7期
-
韩新亮1,高明慧2,张军1,王东峰2,王国梁3,李新忠2,王立瑞2(山东省高青县数字乡村发展中心;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诸城市龙都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山东黄河下游地区冬小麦春种直播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7期
-
郑宏峰(铁岭市农业科学院).辽粘3号酿造高粱在辽西北地区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7期
-
王竟绍(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小麦新品种宁麦29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7期
-
刘华伟,张青显(新郑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育种遗传性状持续变异处理方法及遗传特点探析[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7期
-
董明宇,郑宏峰,朱哲(铁岭市农业科学院).中印高粱品种DUS测试指南对比与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7期
-
范宏军,杨玉萍,侯芳慧,李莹(陕西省岐山县种子工作站).关中夏玉米不同品种密度试验探讨[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7期
-
胡勤星1,董志胜2(滕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滕州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早春设施马铃薯滴灌条件下施肥技术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7期
-
周梦,高尚,王雪艳,王松,党程成,郝蓉蓉,田小海(长江大学农学院).水稻分蘖特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对基施锌肥的响应[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