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蓉,王丹丹(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多维深耕,数字赋能:县级融媒体与基层微融媒体的建设发展策略思考[J].传媒评论,2022,第1期
-
杨阳(人民日报社研究部).全媒体应急传播的实践反思与建设对策[J].传媒评论,2022,第1期
-
李灿(浙江日报政治新闻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J].传媒评论,2022,第1期
-
张宇灿(钱江晚报全媒体杭州新闻中心).以情感共鸣触动传播爆点,让暖新闻鲜活起来——从“涌泉相报”话题报道说开去[J].传媒评论,2022,第1期
-
钟道平,楼肖桑,方明(《钱江晚报》编辑部).扬“长”携“短”:垂直类新媒体的用户黏性策略——以钱江晚报杭州房产视频号为例[J].传媒评论,2022,第1期
-
李艳,许健楠,汪蕾(《金华日报》编辑部).市县媒体联动+移动直播:探索重大主题报道的全媒体传播新模式——以金华日报“打卡八婺新地标俯瞰金华好河山”直播活动为例[J].传媒评论,2022,第1期
-
张萍(浙江日报评论理论部).扛起奋战新征程的担当[J].传媒评论,2022,第1期
-
尤莼洁(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数据新闻中心).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元宇宙”概念下的主流媒体融合前瞻[J].传媒评论,2022,第1期
-
裘一佼(《浙江日报》编辑部).让千年宋韵“活”起来——浙江日报“寻宋解韵”系列报道的探索[J].传媒评论,2022,第1期
-
张冰清(《钱江晚报》编辑部).战疫新闻“求婚何甜甜”为什么这么甜——钱江晚报全媒体报道“第三次求婚”解析[J].传媒评论,2022,第1期
-
石天星(浙江日报全媒体文化新闻部).滋养阅读品位的新闻作品,永远值得期待[J].传媒评论,2022,第1期
-
陈浩洋(《金华日报》编辑部时政新闻采访部).财经报道的深度和鲜活来自哪里?[J].传媒评论,2022,第1期
-
王汝吉(浙江日报全媒体编辑中心设计研发室).技术赋能 创意添彩 互动型新闻H5突破之道——以《陆域“县县通高速”,浙江喊你上车啦!》为例[J].传媒评论,2022,第1期
-
柴燕宏(天目传媒运营中心).如何打造开放式短视频内容聚合平台——以天目新闻为例[J].传媒评论,2022,第1期
-
余风(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山区地市党媒在共同富裕主题报道中的创新实践——以衢州传媒集团共同富裕主题报道为例[J].传媒评论,2022,第1期
-
蒋波,谢俊(《杭州日报》编辑部).《今天,超燃!》,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微读本”[J].传媒评论,2022,第1期
-
厉晓杭,陈敏(宁波日报报网).立足本土找准视角,做“活”做“透”医疗领域的深度报道——“岐黄之光”系列报道带来的启示及思考[J].传媒评论,2022,第1期
-
杨华平(余姚市融媒体中心).立足基层站位 运用改革成果 打通新闻服务“最后一公里”——以余姚市融媒体中心防台新闻服务为例[J].传媒评论,2022,第1期
-
王盈,胡潇雯(杭州市上城区闸弄口街道).见树木又见树林 于群星中绽放微光——浅析杭州市上城区闸弄口街道微融媒体中心的承启之路[J].传媒评论,2022,第1期
-
李华1,李洁2(浙江日报宁波分社;镇海区蛟川街道微融站).如何让微融站的基层哨点作用最大化——以镇海区蛟川街道微融站防控新冠疫情报道为例[J].传媒评论,2022,第1期
-
何苏鸣(浙江日报全媒体政治新闻部).当好伟大时代的记录者传播者推动者[J].传媒评论,2022,第1期
-
叶挺(金华日报社).让“金华好人”美名远扬——金华日报暖新闻报道的融媒实践[J].传媒评论,2022,第1期
-
黄靖芳(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数字传媒事业部).灾害事件报道中主流媒体的角色定位——以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报道实践为例[J].传媒评论,2022,第1期
-
何超群(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疫情突袭,媒体如何应对?[J].传媒评论,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