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秉相(浙江宁波市四明中学).云帆直挂,沧海难济——《项脊轩志》“喜”与“悲”情感成因的探索[J].语文学习,2016,第3期
-
章桂周(安徽舒城中学).《陶庵梦忆序》的三种手法与表情[J].语文学习,2016,第3期
-
殷秀德(上海闵行区教育学院).随物赋情,情有六重——《记承天寺夜游》的曲折情感解析[J].语文学习,2016,第3期
-
代保明(重庆市涪陵区第十四中学).统整单元文本,历练思维能力[J].语文学习,2016,第3期
-
林承雄(福建福鼎市第一中学高中部).地坛风景:自我生命的镜像[J].语文学习,2016,第3期
-
肖培东.地坛离我有多远?[J].语文学习,2016,第3期
-
詹丹.《语文教学与文本解读》[J].语文学习,2016,第3期
-
沈建军.《微型写作课程实践研究》[J].语文学习,2016,第3期
-
李维鼎(长沙理工大学).读经典的“困惑”[J].语文学习,2016,第3期
-
董婧(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不变的地坛,突围的生命[J].语文学习,2016,第3期
-
蔡焕杰(浙江温州中学).在文本中涵泳,于悖谬处追问[J].语文学习,2016,第3期
-
徐晓岚(江苏南通中学).熨帖而微苦的味道[J].语文学习,2016,第3期
-
郑建周(浙江永嘉中学).从“地坛离我家”到“我家离地坛”[J].语文学习,2016,第3期
-
屠林明.荣誉,能“等身”吗?[J].语文学习,2016,第3期
-
陈庆苞(江苏徐州市九里中学).让学生远离“被审美”——由几节公开课想到的[J].语文学习,2016,第3期
-
吴约亚(浙江温州中学).让人哭不出来的《陈情表》[J].语文学习,2016,第3期
-
李节(北京大学中文系).按照学习书面语的规律教语文——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陆俭明访谈[J].语文学习,2016,第3期
-
孙健(广东东莞实验中学).“明中探讨”还是“暗中摸索”?——语文教学的两条根本思路及当下可行选择[J].语文学习,2016,第3期
-
漆永祥(北京大学中文系).抛开束缚 回归本原——中学语文教学“十请”[J].语文学习,2016,第3期
-
张善存(山东滕州市第二中学).如何发现那些有意蕴的细节?[J].语文学习,2016,第3期
-
于龙.观点[J].语文学习,2016,第3期
-
“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与思辨读写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与思辨读写教学实践研究”子课题申报建议[J].语文学习,2016,第3期
-
肖培东.语文园林的标本之美[J].语文学习,2016,第2期
-
邱才妹.在这样的课程理念牵引下学生能成就什么?[J].语文学习,2016,第2期
-
李支舜(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语文,为人生奠基[J].语文学习,2016,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