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金顺琪1,张露蓉1,2,李曼1,许恒1,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苏州市吴门医派研究院).半枝莲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9种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马楠1,金连峰2,武爽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论新止骨增生丸通过抑制IL-1β对TGF-β/Smad信号通路下TGF-βR1、Smad2表达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覃小燕,韦秋,安然,杨云,蔡铭祺,毛浩萍(天津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骨髓脂肪组织与骨代谢的关系[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陈燕1,2,潘凌宇1,蒋叶坷1,2,黄石1,2,韩燕全1,汪永忠1,杨文明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制剂三级实验室中药复方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现代药物制剂安徽省工程技术中心;安徽中医药大学).正交设计优选智脑胶囊醇提工艺[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于爽1,徐芳2,刘颖华3,王越3,陆迪1,张阳3(辽宁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养精种玉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作用机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王晓玲,李江涛,赵莉娜,王成,汪旻琦(秦皇岛市中医医院).疏肝益肾方对激素依赖型乳腺癌患者骨髓抑制作用和血清凋亡Apaf-1、Ki-67、P53的表达及微血管生成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杨吉勇,陈佳静,彭艺,叶圳,谢金昆,梅丹,张静喆,顾宏刚(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锦红片治疗急性腹腔感染脓毒症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王琼潇1,粟胜勇2,张熙1,黄琳1,苏婷1,王甜1,谢彩云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赵安兰1,许婧余2,3,姚亭屹1,袁燕芳4,李诚4(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南京中医药大学常熟附属医院).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初期复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分子机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刘宇(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综合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康复影响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杨丽,周易,王晓明,李琳,付志飞,张鹏(天津中医药大学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炮制对半夏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于骄洋1,王鑫淼1,王明阳2,刘勇明2,鞠业涛2,王欣欣2,刘东宁1,杨关林1,闵冬雨2,王晓彤2(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管性痴呆发病机制与中西医治疗研究概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陆迪1,于爽1,张阳2(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中西医机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李慧1,任小瑞1,张育建1,张伟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网状Meta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姚仙1,刘聪2(海城市中医;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参芪瓜蒌薤白半夏汤在药物球囊干预不稳定型心绞痛单支罪犯血管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吴毅娟1,郭海霞2,孙兴红1,张相安2(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候及其生物标记物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赵鑫,王珊珊,赵楠楠,杨环玮,张惠利(秦皇岛市中医医院).补肾益髓汤联合针刺对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认知功能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及脑红蛋白水平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李红华(本溪市中医院).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及对血清S1P、LXA4表达水平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王洋1,刘悦1,孔德昭1,张哲2,刘光辉1,张帆1,裴宇鹏2,杨关林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基于“脾气散精”理论探讨从脾论治冠心病调节血脂水平效果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王安娜,杨宇峰,石岩,刘晓亭(辽宁中医药大学).2型糖尿病从脾论治理论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王钰1,李佳2,庞琳琳2,王洋2,刘悦2,张哲1,2,杨关林1(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脏象理论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基于中医血脉理论探析血管疾病防治思路[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宫成军,马晓燕(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通补络脉法扭转糖尿病肾病络虚邪瘀核心病机现代分子学机制探识[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李强,黄建,白长川(大连市中医医院).益气化瘀利水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兼水停证)患者心脏康复临床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刘晓倩,杨宇峰,石岩(辽宁中医药大学).糖尿病合并抑郁症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框架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王婷玉1,孟捷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针灸辅助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疗效Meta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张宇鹏1,董宪传2,杨永菊2,关雪峰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刺络拔罐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陈晶晶1,张文风1,赵明君2,赵丹1,张茂云1(长春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细胞焦亡分子调控机制及其在心力衰竭中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鲍杰1,徐志为1,刘浩1,龚德飞1,刘晓曦1,朱智涛2,梁雄钦2(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韦氏脊柱整治手法联合三路烫疗包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IL-1β、TNF-ɑ水平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