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林键,叶梦,朱家纬,李晓鹏(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机器学习辅助绝热量子算法设计[J].物理学报,2021,第14期
  • 卢琪1,陈伟杰1,陆振烟1,许英1,李向前2(湖南科技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同位旋非对称强作用物质状态方程及热力学性质[J].物理学报,2021,第14期
  • 聂敏1,韩凯捷1,杨光1,2,张美玲1,孙爱晶1,裴昌幸3(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综合业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蛛网结构的量子卫星广域网构建策略及性能仿真[J].物理学报,2021,第14期
  • 施亨宪1,2,杨凯科3,骆军委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电子学院;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师范大学物理系低维量子结构与调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量子效应及其应用协同创新中心).Ⅲ-Ⅴ族硼基化合物半导体反常热导率机理[J].物理学报,2021,第14期
  • 卢肖勇1,袁程1,2,高阳1(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考虑共振电荷转移的离子引出过程理论研究[J].物理学报,2021,第14期
  • 施亨宪,杨凯科,骆军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电子学院合肥230022)2)(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3)(湖南师范大学物理系低维量子结构与调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量子效应及其应用协同创新中心).III-V族硼基化合物半导体反常热导率机理[J].物理学报,2021,第14期
  • (《物理学报》编辑部).公告[J].物理学报,2021,第14期
  • 邓东灵.机器学习与物理专题编者按[J].物理学报,2021,第14期
  • 范人杰1,江先燕2,陶奇睿1,梅期才1,唐颖菲3,陈志权2,苏贤礼1,唐新峰1(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In1+xTe化合物的结构及热电性能研究[J].物理学报,2021,第13期
  • 臧益鹏1,2,许振宇1,黄安1,2,艾苏曼1,2,夏晖晖1,阚瑞峰1(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岛分院).基于改进模拟退火算法的非均匀燃烧场分布重建[J].物理学报,2021,第13期
  • 周庆勇1,2,3,魏子卿1,2,闫林丽4,孙鹏飞5,刘思伟1,2,冯来平1,2,姜坤6,王奕迪7,朱永兴1,2,刘晓刚1,2,明锋1,2,张奋1,2,贺珍妮8(地理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测绘研究所;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安徽建筑大学数理学院;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北京通信与跟踪技术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陆军装甲兵学院基础部).面向综合定位导航授时系统的天地基脉冲星时间研究[J].物理学报,2021,第13期
  • 李涛,程夕明,胡晨华(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锂离子电池电化学降阶模型性能对比[J].物理学报,2021,第13期
  • 孙凯晨,刘爽,高瑞瑞,时翔宇,刘何燕,罗鸿志(河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Zn掺杂对Heusler型磁性形状记忆合金Ni2FeGa1–xZnx (x = 0—1)电子结构、磁性与马氏体相变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物理学报,2021,第13期
  • 王丹,邱荣,陈博,包南云,康冬冬,戴佳钰(国防科技大学物理系).二维冰相I的电子和光学性质[J].物理学报,2021,第13期
  • 邵晓东1,2,韩海年1,魏志义1,2(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基于光学频率梳的超低噪声微波频率产生[J].物理学报,2021,第13期
  • 姜磊1,赖莉1,蔚涛1,罗懋康1,2(四川大学数学学院).不同频率涨落驱动下全局耦合谐振子的集体动力学行为[J].物理学报,2021,第13期
  • 成潇潇1,2,刘建国1,徐亮1,徐寒杨1,金岭1,束胜全1,2,薛明3(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基于页岩气返排液中污染气体浓度及扩散模型研究[J].物理学报,2021,第13期
  • 张庆海,李阳(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不可压Navier-Stokes方程的投影方法[J].物理学报,2021,第13期
  • 赵星1,郝祺1,2,倪振华1,邱腾1(东南大学物理学院).单分子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光谱特性及分析方法[J].物理学报,2021,第13期
  • 苏欣,黄天烨,王军转,刘媛,郑有炓,施毅,王肖沐(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圆偏振光伏效应[J].物理学报,2021,第13期
  • 李顺1,2,宋宇3,周航1,2,代刚1,2,张健4(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微系统与太赫兹研究中心;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内江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双极型晶体管总剂量效应的统计特性[J].物理学报,2021,第13期
  • 赵海龙,王刚华,肖波,王强,阚明先,段书超,谢龙(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磁化套筒惯性聚变中轴向磁场演化特征与Nernst效应影响[J].物理学报,2021,第13期
  • 赵中华1,渠广昊1,姚佳池1,闵道敏1,翟鹏飞2,刘杰2,李盛涛1(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热峰作用下单斜ZrO2相变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物理学报,2021,第13期
  • 游逸玮,崔建文,张小锋,郑锋,吴顺情,朱梓忠(厦门大学物理学系).锂磷氧氮(LiPON)固态电解质与Li负极界面特性[J].物理学报,2021,第13期
  • 时胜国1,2,3,高塬3,张昊阳1,2,3,杨博全3(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技术重点实验室).基于单元辐射叠加法的结构声源声场重建方法[J].物理学报,2021,第13期
  • 曹春蕾1,何孝天1,马骁婧1,2,徐进良1,2(华北电力大学低品位能源多相流与传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液态金属软表面池沸腾传热的实验研究[J].物理学报,2021,第13期
  • 潘伶,张昊,林国斌(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纳米液滴撞击柱状固体表面动态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物理学报,2021,第13期
  • 牛海波,易仕和,刘小林,霍俊杰,冈敦殿(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高超声速三角翼上横流不稳定性的实验研究[J].物理学报,2021,第13期
  • 王小峰1,陶钢1,徐宁2,王鹏2,李召3,闻鹏1(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32381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63961部队).冲击波诱导水中纳米气泡塌陷的分子动力学分析[J].物理学报,2021,第13期
  • 金钊1,李芮1,公卫江1,祁阳2,张寿3,苏石磊4(东北大学理学院物理系;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轧制技术与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延边大学理学院物理系;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基于共振里德伯偶极-偶极相互作用的双反阻塞机制及量子逻辑门的实现[J].物理学报,2021,第13期
首页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