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冯瑞1,王克鲁1,鲁世强1,李鑫1,欧阳德来2,崔霞2,周璇1,钟明君1(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南昌航空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BT25钛合金β相区动态再结晶行为及数值模拟[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苏原明1,赵艳君1,2,陈思昊1,李留洋1,胡治流1,2,王乃贤3,覃燕玲3(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广西大学广西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重点实验室;广西柳州银海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冷轧变形量和退火制度对超快速加热下5083铝合金晶粒尺寸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李少强1,陈威2,查友2,程蒙2,雷锦文1,崔林林1,张金钰2,孙军2(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TC18合金大型锻棒冲击韧性的横纵向差异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张林慧,仲斌年,时大雯,康啸殊,马超毅(青海大学高性能轻金属合金及成形工程研究中心青海省新型轻合金重点实验室).锆对铸造3104铝合金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彭国胜1,顾亦诚1,陈送义2,陈康华2,方华婵3,宋广生1(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金属材料绿色制备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高性能复杂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Al-Zn-Mg-Cu合金多尺度第二相粒子与性能关系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郑振华1,2,叶小球2,吴吉良2,蒋春丽2,杨飞龙1,桑革1,2(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表面物理与化学重点实验室).钾掺杂钨合金中气相热充氘的热脱附行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赵大可,吴东江,牛方勇,马广义(大连理工大学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激光能量输入对直接激光沉积莫来石陶瓷组织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罗俊锋,顾晓倩,徐国进,李勇军,贺昕,熊晓东(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北京市高纯金属靶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Co90Zr7Ta3三元合金微观组织及磁性能的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赵瑞山1,2,樊玉川1,2,黄美松1,2,杨露辉1,3,刘华1,2,傅臻1,2,文康1,2(湖南稀土金属材料研究院;稀土功能材料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中低温用Sm1-2xEuxBaxB6阴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孟野1,江鹏1,2,史晓斌1,张世宏1,宋广生1(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金属材料绿色制备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抗氢脆-高通量氢分离钒合金膜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刘英光,韩笑,郝将帅(华北电力大学).晶界几何结构对纳晶ZnO材料导热过程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王旭飞1,2,崔红1,2,刘菊蓉1,2,熊丽红3(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陕西省工业自动化重点实验室;秦川集团汉江工具有限责任公司).第一性原理研究掺杂过渡元素对碳化钨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李渤,文胜平,苏美华,王为,黄晖,高坤元,聂祚仁(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Cu含量对Al-2.5Mg-xCu-0.2Si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鲍永杰1,朱晓春2,卢守相2,张红哲2(大连海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SiCp/Al复合材料低损伤加工技术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Deng Tongsheng,Li Shang,Liang Yaqian,Sun Lu,Zhang Hantao(Faculty of Materials Metallurgy and Chemistry,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 and Validation for Stress Relaxation of Ti-4Al-1.5Mn Alloy at High Temperature[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王启1,2,任军强3,张斌斌2,吴宇坤2,叶苗1,邵珊3(黄淮学院;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Ta含量对Ti-6Al-3Nb-2Zr-1Mo-xTa合金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马涛1,高建新1,李慧蓉1,孟祥海1,2,李运刚1(华北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Nb对Fe-28Mn-10Al-C低密度钢组织与机械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李绍蓉1,2,王呈岳1,李树刚2,夏志广1,赵鹏翔2,孔祥国2,林海飞2,严敏2(西安科技大学理学院;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B2结构的铝-镝金属间化合物位错性质的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任维彬1,2,曹清林1,庄百亮2,陈世鑫1(江苏理工学院常州市装备再制造工程重点实验室;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江苏分院有限公司).脉冲激光熔覆成形变半径FeCrNiCu合金圆筒工艺及力学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尤卫星,张松,胥永刚,邓明红,胥晓强,曾琪皓(西南交通大学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半固态固溶及时效对Mn-Cu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李帅1,2,刘中英1,王星星1,毛丰2,夏月庆1,纠永涛3,上官林建1,龙伟民3(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机械学院;河南科技大学金属材料磨损控制与成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郑州机械研究所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补焊对7N01合金焊接接头腐蚀行为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曹廷1,李小强1,李京懋1,黄阳2,宋涛2,屈盛官1,梁良1(华南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超细氮化硼多孔纤维对WC-ZrO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改善[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武红飞1,樊建锋1,2,单召辉1,张华1,2,张强1,2,邓坤坤1,2,吴玉程1,李卫国1,董洪标3,许并社1(太原理工大学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先进镁基材料重点实验室;莱斯特大学工程系).低温慢速挤压和电脉冲处理制备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AZ91双峰合金[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李俊烨,解鸿偲,赵伟宏,张心明,王菲,石广丰(长春理工大学跨尺度微纳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晶体取向对单晶γ-TiAl合金纳米切削的影响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蒋傲雪1,游志勇1,高晶磊2,段状正1,乔岗平1,张金山1,郭凌冰2(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固溶时效对半固态挤压SiC/AZ91D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邓同生,李尚,梁雅倩,孙露,张瀚韬(江西理工大学材料冶金化学学部).Ti-4Al-1.5Mn合金高温应力松弛本构模型及应用验证[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张利斌1,2,刘光明1,2,韩廷状1,2,黄闻战1,王荣军3,2,马立峰3,2(太原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太原科技大学太原重型机械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Mg-3Sn-1Mn-1La镁合金热压缩组织演变与应变修正本构方程[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钱宁开,吴蒙华,贾卫平,佐姗姗,王慧(大连大学).脉冲电压幅值与电解液流动状态对无掩模定域性电沉积微镍柱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铁镝1,颜路飞1,管仁国1,季兆山1,李洪超1,王祥1,刘海峰2,刘德宝3,陈民芳3(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省轻量化用关键金属结构材料重点实验室;中信戴卡研究院;天津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半固态挤压铸造A356合金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和性能演化[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 王有良1,张涛2,俞伟元2,3,张文娟3(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铝合金与树脂基复合材料连接技术综述[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0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