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堃1,田彩蝶2,陈燕霞2,李敏1,宫林娟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补肾活血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在优生优育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21,第11期
-
马堃1,宫林娟2,陈燕霞2,田彩蝶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补肾促卵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分子机制[J].中国中药杂志,2021,第11期
-
张淑娟1,2,张育贵1,2,李东辉1,2,吴红伟1,2,牛江涛1,2,司昕蕾1,2,李越峰1,2(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省中药质量与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基于网络药理学及指纹图谱的黄芪质量标志物预测[J].中国中药杂志,2021,第11期
-
马堃,李敏(中国中医科学院).马堃教授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盆腔炎性不孕症的临证经验[J].中国中药杂志,2021,第11期
-
卢泰成1,2,李杰1,朱广辉1,2,吴静远1,2,于靖文1,2,朱潇雨1,许博文1,2,王贺平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基于免疫重塑探讨活血药、益气活血药对肿瘤转移影响差异[J].中国中药杂志,2021,第11期
-
张龙1,2,李珊珊2,白雪2,李会芳1,肖小河2,赵旭2,牛明2(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基于一测多评法的淫羊藿质量评价方法研究及验证[J].中国中药杂志,2021,第11期
-
段志文1,王双艳1,庞旭1,张洁1,赵晔2,郑晓晖2,马百平1(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辐射医学研究所;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楂叶中的萜类化合物[J].中国中药杂志,2021,第11期
-
孙彦斌1,夏桂阳1,2,夏欢2,武玉卓2,王玲燕1,林生1,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学教育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赤芍内生真菌Colletotrichum capsici中的1个新酚酸酯成分[J].中国中药杂志,2021,第11期
-
黄昱曦1,陈艳琰1,乐世俊1,冯利梅1,徐顶巧1,付瑞嘉1,邢黎明1,王保安2,唐于平1(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药配伍重点实验室;陕西摩美得气血和制药有限公司).基于层次分析-熵权法的气血和胶囊质量标志物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21,第11期
-
王宇1,李淑敏2,李超2,杨雯晴2,李运伦1,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基于UPLC-Q-Exactive MS技术的高血压前期肝火亢盛证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及生物标志物筛查[J].中国中药杂志,2021,第11期
-
庄子锐1,2,王明亮1,2,彭蕴茹1,2,沈明勤1,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白首乌C21甾苷通过TLR4通路防治大鼠肝肾纤维化的作用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21,第11期
-
冯绘敏1,2,胡云飞1,3,曾茜垚4,仇萍4,李元祥5,李正1,2,李文龙1,2(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制药工程学院;省部共建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亳州学院;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怀化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鲜竹沥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21,第11期
-
李勇,王蓉,陈卉青,魏若凡,刘琨,丁万隆(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一株地黄根腐病新病原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中药杂志,2021,第11期
-
亓金钗1,陈静2,李文1,李国萍1,陈红珊1,皮雯敏1,高丰1,王鹏龙1,米玛2,雷海民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西藏藏医学院).基于“干法+湿法”联用技术探究西藏沙棘抗氧化质量标志物[J].中国中药杂志,2021,第11期
-
李春霞,何巧玉,刘静,王誉程,薛倍倍,唐千,刘虹,刘二伟,陈晓鹏(天津中医药大学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多元统计分析的黄连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21,第11期
-
马堃1,刘晓倩2,陈燕霞3,王洁楠3(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马堃教授以肾虚血瘀论治高泌乳素血症所致不孕病案举隅[J].中国中药杂志,2021,第11期
-
李瑶瑶1,2,张凯旋1,熊皓舒1,赵万顺1,韩明月1,闫凯境1,章顺楠1(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药先进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国药科大学).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的复方丹参滴丸混合工艺前馈控制方法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21,第11期
-
包丽琼1,2,陈同2,靳保龙2,李奉胜3,李佐君3,陈美兰2,王铁霖2,崔光红2,黄璐琦1,2(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莱芜紫光生态园有限公司).丹参酮类化合物调控丹参根微生物组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21,第11期
-
刘畅1,王潇1,刘芳1,胡慧玲1,刘绍1,罗霄2,傅超美1,邓彬3(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发汗”前后厚朴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21,第11期
-
马文玉1,冯世秀2,陈乃宏1,3(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中心;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深圳市南亚热带植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神经科学中心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嗜黏蛋白艾克曼菌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21,第11期
-
李涛1,2,赵小亮1,沈硕2,杜茂波2,刘淑芝2(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北京市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萸连汤的定量“制剂质量标志物”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21,第11期
-
石岩1,魏锋1,吕宝俊2,靳艳仿2,陈楠2,丁芳芳2,马双成1(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尚药局(宁夏)制药有限公司).培植牛黄中胆红素的测定及含量考察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21,第11期
-
乔宏志1,2,狄留庆1,平其能3,胡立宏2(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省中药高效给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中药功效物质重点实验室;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结构中药学: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新领域[J].中国中药杂志,2021,第10期
-
贾媛,王真真,李秀敏,苗明三(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基于数据挖掘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规律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21,第10期
-
郑洁1,茹晨雷2,张璐1,殷文俊1,张慧1,颜继忠1(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中药研究所;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对不同产地苦杏仁和桃仁药材的鉴别[J].中国中药杂志,2021,第10期
-
项昌培1,2,周瑞2,张晶晶2,3,杨洪军1,2(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三七对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脑病和糖尿病心肌病“异病同治”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21,第10期
-
朱志飞1,2,3,刘金玲1,2,3,樊启猛1,2,3,刘有志1,2,3,吴月峰1,2,3,周晋1,2,3,贺福元1,2,3(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成药性与制剂制备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超分子机理与数理特征化实验室).基于指纹图谱段带总量统计矩法和信息熵的桑源药材成分比较分析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21,第10期
-
李珊珊1,2,张海珠1,张龙2,陈帅帅2,何娴1,2,肖小河2,王伽伯2,牛明2,3(大理大学药学与化学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全军中医药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中毒救治科).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龙胆抗炎靶标预测及其质量的生物评价方法构建[J].中国中药杂志,2021,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