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晨1,王屹2,3,4,陈业淼5(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广西产教融合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动因·逻辑·遵循:“职教高考”制度创建的三维审思[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第4期
-
沈霞,谢昌炜,杨敏(重庆城市职业学院).教育新基建赋能产教深度融合:应然向度、现实困厄与破局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第4期
-
代洪娅(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省域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分析与推进策略——基于29省(区、市)教育“十四五”规划产教融合内容的文本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第4期
-
白玲1,安立魁2,兰霞萍3,邓会敏4(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院;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江西科技学院教育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技能何以应对时代挑战?——UNESCO《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战略(2022—2029)》之审思[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第4期
-
董刚.以科教融汇指引高职院校科研工作转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第4期
-
周建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应当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理解和把握科教融汇[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第4期
-
王鑫(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把握科教融汇新方向系统化推进高职院校改革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第4期
-
陆宇正,赵浩宇(天津大学教育学院).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的发展样态、实践困境与制度反思——基于21份政策文本的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第3期
-
阮芷茹,曹靖(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产教融合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根基、推进机制和实现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第3期
-
虞安骥(江西开放大学).面向中国式现代化:职业教育融入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逻辑、价值与实践方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第3期
-
段世飞1,叶贞莹2(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迈向“社会契约”的全球教育治理:框架、挑战与变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第3期
-
王博(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于“功能—结构”系统分析的智能制造企业职业结构变迁趋势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第3期
-
林素絮1,周凡2,林欣2(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财经学院).德国国家资历框架与欧盟的对接:演进逻辑与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第3期
-
侯龙真1,2,苏丽晔3(曲阜师范大学;菏泽学院;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全球成人学习与教育经费的进展、挑战与出路——基于五份《成人学习与教育全球报告》的透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第3期
-
刘友谊(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产教聚集融合,打造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开放合作创新高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第3期
-
徐丽莉1,黄晓萍2(北京外国语大学;广州实验室).德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的融通性:治理模式与内在逻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第3期
-
夏智伦(湖南省教育厅党组).推进"三融"系统改革奋力建设湖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第3期
-
朱孔军(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大湾区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第3期
-
付玉(香港浸会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高等教育普及化视角下香港副学士学位课程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第3期
-
陈汐平1,汤明清2(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江阴中专办学点/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江阴中专办学点/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产学研合作处).深度学习视角下课堂互动的困境、价值与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第2期
-
李久军1,黄静梅2(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人工智能重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的价值与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第2期
-
张成涛,丰彩君(南宁师范大学).高职院校融入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第2期
-
孟仁振1,张博瑶2,3,徐光明4(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进阶式目标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路径与策略研究——基于SECI模型的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第2期
-
岳鹍(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工程学院).共生理论视域下中国特色学徒制实践的现实审视和构建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第2期
-
刘建超(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适应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第2期
-
王谦,陈晓勇(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主体自觉视角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进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第2期
-
秦程现1,任永波2(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莱芜技师学院).中国特色学徒制学习环境模型的建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第2期
-
张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从信息化在场到身体在场:元宇宙赋能在线职业教育具身化转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