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琦,杨艳,张锋(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进阶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22,第1期
-
娄尧林,俞先锋,史珍珍,杨茹(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电气工程学院).风能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22,第1期
-
马恬1,夏常明2,柴炜1(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基于“人才画像”理论的专家人才精准培养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22,第1期
-
张范立,汪岚,韩双业,秦正飞(安徽金寨抽水蓄能有限公司).“365”模式加速培育抽水蓄能电站生产准备员工[J].中国电力教育,2022,第1期
-
尹佳(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构建基于训战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J].中国电力教育,2022,第1期
-
陈磊,王丽雅,梁川,李凌均(郑州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电传动控制》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22,第1期
-
张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高等燃烧学》研究生课程的研讨式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22,第1期
-
孟晓芳,王立地,王俊,田有文,王慧(沈阳农业大学).提升电气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22,第1期
-
王志轩(中国电力教育协会第三届理事会).为能源电力人才队伍建设发挥重要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2022,第1期
-
张新华(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综合服务中心).实用型人才评价体系研究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22,第1期
-
白俊文(中国电力教育协会).打造电力人才培养交流合作一流平台[J].中国电力教育,2022,第1期
-
蒋先会,李薇,宋兴钰,喻堃铃(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师课双螺旋”兼职培训师培养路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22,第1期
-
郭改霞,文雯,王娟妮,樊小鹏(国网甘肃电力庆阳供电公司).班组自主培训模式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22,第1期
-
唐翠莲,苏迪,康少华,郜阳,董璐(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培训工作者队伍建设“双重奏”[J].中国电力教育,2022,第1期
-
曾玉红,槐文信,李丹,杨中华,陆晶(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力学》慕课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22,第1期
-
王亚,张周胜(上海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对“电力物联网技术与大数据分析”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22,第1期
-
王吉平.继往开来 砥砺前行——中国电力教育协会第四次会员大会暨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J].中国电力教育,2022,第1期
-
刘永东(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力教育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守正创新,开启教培工作新篇章[J].中国电力教育,2022,第1期
-
孙洋,徐宇飞,沈程峰(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校).汇智聚力助决策 促推转化求实效——华能党校探索课题研究新模式[J].中国电力教育,2022,第1期
-
武卫平,宋晓晨,刘畅(中共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党校).基于“三基三力三追求”的党员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22,第1期
-
陈志博,王伯杨(南方电网广西培训评价中心(党校)).五位一体打造“能级匹配”的培训评价师队伍[J].中国电力教育,2022,第1期
-
张大伟(国网山东电力青岛供电公司).基于“党建+队伍建设”的青年员工跟踪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22,第1期
-
本刊编辑部.高空舞者陶留海[J].中国电力教育,2022,第1期
-
本刊编辑部.“钢铁裁缝”刘加军[J].中国电力教育,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