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倩,陈智利,刘雨昭,唐黎,惠迎雪,刘卫国(西安工业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陕西省薄膜技术与光学检测重点实验室).蓝宝石表面纳米结构随杂质靶距离的演化[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2期
-
刘奉昌1,2,李威1,2,赵伟国1,王克军1,赵海波1,林冠宇1(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与光电研究中心).临近空间望远镜次镜优化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2期
-
缪新1,2,李航锋1,张运海1,2,王发民1,2,施辛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江苏省医用光学重点实验室;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MEMS振镜扫描共聚焦图像畸变机理分析及校正[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2期
-
刘星洋1,翟尚礼2,李靖3,汪洋2,苗锋1,杜瀚宇1,邹超凡1(南京莱斯电子设备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八研究所;31105部队).制冷型中波红外偏振成像光学系统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2期
-
梁楠,翟立阳(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基于成像时刻校准的混合域TDICMOS成像技术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2期
-
尹红飞,郭亮,荆丹,邢孟道,曾晓东,胡以华(国防科技大学脉冲功率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大学脉冲功率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天基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成像参数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2期
-
郑国宪1,焦建超1,俞越1,苏云1,唐义2,粘伟1,刘剑峰1(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大视场大相对孔径日盲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2期
-
吕嘉明(北京中矿业恒科技有限公司).利伐沙班的定量检测:拉曼光谱法与远红外吸收光谱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2期
-
李建林1,谢刚1,刘炼2,陈晓燕1,董伟1,雷永畅1(昆明物理研究所;空军装备部驻昆明地区军事代表室).碲镉汞焦平面阵列无效像元(盲元)特征与成因[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2期
-
张武康1,2,陈洪雷1,丁瑞军1(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成像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具有背景抑制功能的长波红外读出电路[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2期
-
马占锋,王颖,汪超,叶帆,高健飞,黄立(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一种高性能氧化钒热敏薄膜的制备和应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2期
-
余黎静1,2,3,唐利斌1,2,3,杨文运2,郝群1(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信息光子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昆明物理研究所;云南省先进光电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研究进展(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1期
-
莫昊燃1,2,纪子韬1,郑义栋1,梁文耀1,虞华康1,李志远1(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广东晶启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超表面透镜的宽带消色差成像(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1期
-
武军安1,郭锐1,刘荣忠1,柯尊贵2,赵旭3(南京理工大学智能弹药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动态导航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边缘区域约束的导向滤波深度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1期
-
陈法领1,2,3,4,5,丁庆海1,6,罗海波1,2,4,5,惠斌1,2,4,5,常铮1,2,4,5,刘云鹏1,2,4,5(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图像处理与视觉计算重点实验室;北京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采用时空上下文的抗遮挡实时目标跟踪[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1期
-
何伟迪1,苏丹2,王善江1,周桓立1,陈雯1,张晓阳1,赵宁1,张彤1(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显示与可视化国际合作实验室;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表面等离激元纳米结构增效的光电探测器进展(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1期
-
刘肇国,周桓立,何伟迪,赵宁,张彤(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显示与可视化国际合作实验室).低维材料太赫兹探测器研究进展(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1期
-
吴峰1,戴江南1,陈长清1,许金通2,胡伟达2(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GaN基多量子阱红外探测器研究进展(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1期
-
白振旭1,2,陈晖1,李宇琪1,杨学宗1,2,齐瑶瑶1,2,丁洁1,2,王雨雷1,2,吕志伟1,2(河北工业大学先进激光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先进激光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基于金刚石拉曼转换的光束亮度增强研究进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1期
-
杜佳远,赵锌宇,胡新华(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微纳光子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人工微结构薄层红外探测器的研究进展(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1期
-
颜士玲,朱学艺,王洪飞,解碧野,张秀娟,卢明辉,詹鹏,张利剑,芦红(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基于非厄米和拓扑效应的光场调控机制与光学器件研究进展(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1期
-
欧凯,郁菲茏,陈金,李冠海,陈效双(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宽带消色差红外光学超构透镜研究进展(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1期
-
刘巧莉,刘畅,王艺潼,郝凌翔,黄永清,胡安琪,郭霞(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硅单光子探测器研制及其在高精度星地时间比对中应用(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1期
-
李志锋,李倩,景友亮,周玉伟,周靖,陈平平,周孝好,李宁,陈效双,陆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离激元微腔耦合长波红外量子阱高消光比偏振探测器(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1期
-
岳琛1,2,杨浩军1,2,吴海燕1,2,李阳锋1,2,孙令1,2,邓震1,杜春花1,江洋1,马紫光1,王文新1,贾海强1,陈弘1(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量子阱带间跃迁探测器基础研究(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1期
-
刘畅1,王健2,左璇1,熊大元1,2(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多维度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极化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局域光场增强的量子阱红外探测器(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