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振飞1,2,吴英璀2,乔浩2,周立敏1,2,张洪海1,2(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交叉中心;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东海大气中C2~C8非甲烷烃的来源与环境效应[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隋美君,柳志刚,杨晨,王栋,兰铭鑫,孙红(大连交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新型CoMn/SBA-15低温催化氧化甲苯性能[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杨综艺1,李军1,张凯2,高鹏1,唐鹏1(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城市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节能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期-短期饥饿对CANON工艺启动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李丹1,薛美瑛2(山西工学院材料产业学院;太原市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氧化多环芳烃通过组蛋白乙酰化促进肿瘤-内皮细胞黏附[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罗建男1,李雪利1,王鹤2,马溪1,宋卓1(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吉林省云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基于局部-全局混合自适应替代模型的地下水污染源反演识别[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李哲,李军,郑照明(北京工业大学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市污水脱氮除磷处理与过程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Feammox污泥快速富集、脱氮特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袁亮1,祁煜智1,何伟军1,吴霞1,2(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区域碳减排合作的微分博弈与多情景模拟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刘芝宏1,2,殷霄云1,邢剑波3,郭政通1,赵婷1,岳秀萍1,周爱娟1(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高等创新研究院;大同市生态环境评估中心).NaCl浓度对铁阳极强化污泥发酵液产氢及蓝铁矿生成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杨力1,王存友1,陈义学1,庄舒涵2,李新鹏1,方晟2(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四种拉格朗日粒子浓度计算方法的评估——箱式计数法、高斯核、均匀核和抛物线核[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白旭荣1,2,李红1,任艳芹1,龙芳云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大气中含氮有机物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赵婷,冯雍,谢倍珍,刘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环境生物学与生命保障技术研究所).种源及培养方式对反硝化生物阴极性能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曾尚景1,2,彭加曦1,2,孙雪健2,3,王帆1,2,艾胜书1,2,边德军1,2(长春工程学院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长春工程学院;吉林省城市污水处理重点实验室;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超声破解辅助湿法测定活性污泥中总磷含量[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张廷1,曾静2,叶校圳2,蔡蓝燕2,王永全2,洪俊明1(华侨大学化工学院;福建省工业废水生化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厦门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纳米立方体PBA-Fe1Mn2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偶氮有机物[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侯冰倩1,陈新语1,耿茹1,王丹妮1,周向同1,2,吴智仁1,2,韦静1,2,3(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江苏大学环境健康与生态安全研究院;苏州科技大学江苏水处理技术与材料协同创新中心).香兰素改性超滤膜的制备及抗生物污染性能[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鲍佳,渠文娥,邵立新,刘洋,王新,吴雨晴(沈阳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母婴PFASs靶向与非靶向分析及新生儿健康风险[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马井会,瞿元昊,余钟奇,许建明(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上海市气象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上海市PM2.5浓度延伸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评估[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刘翌锶1,2,周子安1,2,孙小婷1,2,祁光霞1,2,于素萍1,2,董黎明1,2(北京工商大学;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食品链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热风系统对食品工业污泥生物干化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李文秀,宋秀兰,吴宇琦(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酸化联合钢渣催化过硫酸盐预处理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毕贞1,张胜1,付豪1,2,丁若琳1,2,黄勇1,2(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城市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氨氮浓度对生物膜磷富集效果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焦玲洁1,李咏梅1,魏海娟2,陈广2(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铁及其化合物控制污泥厌氧消化VSCs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刘奕伟,高春娣,毕豪华,欧家丽,邢一言,彭永臻(北京工业大学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Al3+对污泥自热高温微氧消化产酸及有机物释放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姚婧梅,谭秋君,史思捷,韩乐,智悦(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扰动对镧系锁磷剂控磷效能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居成佳1,汪子阳2,曹雯莹1,虞磊1,2,邱旭海3,周少华4,王权1,陈荣平1,4(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系;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土壤环境研究所;克雷伯氏环保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安徽科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Klebisella还原合成纳米钯的电子传递途径解析[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刘欣妮,卫潇,杨钰钰,王凤杰,何红珠,秦昉,刘佳丽,王菲(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硼酸化钙钛矿量子点对邻苯二酚的选择性检测[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刘军1,罗陕缘2,韦光龙3(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中国式行政集权的企业减排效应——基于撤县设区改革的微观分析视角[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赵长进,陈钢,杨汉杰,王文才,叶颖欣,房怀阳,曾凡棠,范中亚(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省水与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南方典型闸控河口水质风险演变及调度策略[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李云燕,张硕(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城市碳排放强度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6期
-
贾璐宇1,王克2(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碳中和背景下中国交通部门低碳发展转型路径[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6期
-
陈培林1,肖欣欣1,王勤耕1,2(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基于卫星观测的2010~2020年中国高分辨率NH3排放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6期
-
陈爱侠1,雷婵娟1,田铮2,卫潇1,王宁1,杨旭麟1(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钢渣强化铁氮多孔碳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四环素[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