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伟奇1,2,朱家蓠1,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城市内涝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研究综述[J].生态学报,2022,第13期
-
靳一丹,陆雅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大数据时代土壤微生物地理学研究综述[J].生态学报,2022,第13期
-
郑佳华1,2,赵萌莉1,2,王琪1,2,张峰1,2,张彬1,2,张军3(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农业大学理学院).放牧和刈割对大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2期
-
刘亮1,关靖云1,穆晨2,韩万强1,乔雪丽1,郑江华1,3(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疆草原总站).2008—2018年伊犁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异特征[J].生态学报,2022,第12期
-
李红英1,2,张存桂1,汪生珍1,马伟东1,刘峰贵1,3,陈琼1,周强1,夏兴生1,牛百成1(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海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近40年青藏高原植被动态变化对水热条件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2,第12期
-
郭洁芸,王雅歆,李建龙(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系).氮添加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物-土壤碳动态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2期
-
陈彦云1,夏皖豫1,2,赵辉1,曾明3(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宁夏科技特派员创业指导服务中心).粉垄耕作对耕地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2期
-
郑洁1,2,程梦华3,栾璐1,孔培君1,2,孙波1,蒋瑀霁1(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秸秆还田对玉米根际氨氧化微生物群落及红壤硝化潜势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2期
-
俞昀1,白小军2,3,王志一4(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陕西省神木中学).大兴安岭次生林区不同龄级落叶松(Larix gmelinii)生态位特征和竞争关系[J].生态学报,2022,第12期
-
龙依1,2,3,蒋馥根1,2,3,孙华1,2,3,王天宏1,2,3,邹琪4,陈川石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业遥感信息工程研究中心;林业遥感大数据与生态安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南方森林资源经营与监测国家林业与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基于带宽优选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深圳市植被碳储量反演[J].生态学报,2022,第12期
-
雷泽鑫1,傅健宇2,罗俊杰1,曹磊1(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景观格局视角下晋西三川河流域径流变化归因分析[J].生态学报,2022,第12期
-
陈思含1,邵超峰1,高俊丽1,2,赵润1,杨岭3(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湖南四达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技术及应用 ——以湖南省郴州市为例[J].生态学报,2022,第12期
-
马进鹏1,2,3,庞丹波1,2,3,陈林1,2,3,万红云1,2,3,陈高路1,2,4,李学斌1,2,3(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贺兰山东坡不同海拔典型植被带土壤微生物磷酸脂肪酸分析[J].生态学报,2022,第12期
-
刘洋1,2,刘琦2,田雨露2,董满宇2,徐霞2,关梦茜2,江源1,2(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滦河干流中上游浮游细菌群落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2,第12期
-
罗万云1,2,王福博3,戎铭倩1,2(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新疆创新管理研究中心).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协调的动态演化 ——以新疆阿勒泰地区为例[J].生态学报,2022,第12期
-
孙红1,2,方国飞1,2,阮琳琳3,4,李斯楠3,5,张丽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和草原病虫害防治总站(国家林草局林草防治总站);林草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亚洲半干旱区碳水通量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J].生态学报,2022,第12期
-
张善红1,2,3,齐贵增1,3,苏凯1,3,周林燕1,3,孟清1,3,白红英1,3(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商洛学院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西北大学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近60年秦岭山地旱涝变化规律[J].生态学报,2022,第12期
-
石龙宇1,郑巧雅1,2,廖振珍1(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雄安新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协同度评价[J].生态学报,2022,第12期
-
李君怡1,席毅1,赵俊福2(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海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土壤湿度对中国南部热带森林土壤甲烷吸收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2期
-
卢小妮1,陈露雨1,李永春1,方韬1,胡晓嫣1,李永夫1,俞叶飞2(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重点实验室/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毛竹林和阔叶林凋落物互置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及微生物贡献[J].生态学报,2022,第12期
-
李敏1,2,吕桂芬1,2,牛艳芳1,2,孟兆云1,2,杨勋爵1,2(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不同气候带白桦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2,第12期
-
李承义1,2,何明珠1,唐亮1,2(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荒漠生态系统磷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2,第12期
-
管英杰,刘俊国,崔文惠,贾金霖(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文献计量的中国生态修复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2,第12期
-
雷颖1,何雪娜1,王佳敏1,刘俊婷1,谭兴旺2,赵彬2,刘锦春1(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市三峡库区植物生态与资源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永川区国有林场).重庆喀斯特生境中桢楠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J].生态学报,2022,第12期
-
马宏智,钟业喜,欧明辉,肖泽平,冯兴华(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基于人地关系视角的鄱阳湖水陆交错带范围划分[J].生态学报,2022,第12期
-
耿静1,徐栋2,吴御豪3,耿佳4,任丙南1,杨锋2(三亚学院翟明国院士工作站;北京师范大学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威海)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三亚学院国际酒店管理学院).海南岛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2,第12期
-
苏尚柯1,杜建国1,2,3,陈彬1,2,3,谭红建1,杨雯1,4,丁丽可1,4,董鹏5,俞炜炜1,2,3,胡文佳1,2,3(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福建省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气候变化对中国近海8种中上层鱼类潜在生境分布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2期
-
张鑫1,2,尹文萍1,2,谢菲1,2,樊辉1,2,陈飞3,4(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云南省国际河流与跨境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昆明勘察设计院).元江-李仙江流域亚洲象生境适宜性评价 ——基于荟萃分析和遥感大数据分析[J].生态学报,2022,第12期
-
杨大星,杨娟,李灿(贵阳学院贵州省山地珍稀动物与经济昆虫重点实验室).喀斯特洞穴小型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J].生态学报,2022,第1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