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兴华,袁振东(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硼元素概念的发展史[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4期
-
邹博,杨胥微,郭玉鹏,夏宝辉(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挫折教育方法用于化学综合实验的改革探索[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4期
-
冯金洪(广州市番禺区象贤中学).课程思政视角下化学思维型课堂的建构——以“乙醇”的教学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3期
-
王哲1,何彩霞2(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北京教育学院).从STSE情境走向真实问题解决的化学教学[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3期
-
刘月萍,罗秀玲,肖信(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基于模型建构的论证教学在化学概念学习中的应用——以“原电池”概念学习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3期
-
袁绪富1,2,郑长龙2,何鹏2,单媛媛2(东北师范大学盘龙实验学校;东北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新手-熟手初中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特征的比较研究——以“酸和碱”单元教学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3期
-
黄剑芳(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利用三维虚拟技术突破物质结构教学——从演示型工具到探索型工具的转变[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3期
-
解宏伟1,2,王秀红1,3,于志民2,曹宇2(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东北师范大学分中心).基于认识模型建构与应用的化学教学设计——“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离子平衡”一轮复习课[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3期
-
孙彤1,王全2,3,孔思敏2,邹紫微2,3,范大维4,王磊2,3(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以“位-构-性”模型建构和学科能力发展的必修“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和实践[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3期
-
李川1,唐丽梦2,3,李艳灵1,刘敬华1(河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济宁市第一中学).初中生化学方程式前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探查研究[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3期
-
张曾栋,莫尊理,岳睿,张红红(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家的浪漫 月之女神——硒[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3期
-
张宜峰(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对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完善初中化学教学与评价——评《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业标准·初中化学》[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3期
-
陈俏1,崔广瑾2(无锡市南长实验中学;无锡市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学科能力视域下的初中化学命题评价研究——以阶段性学业水平测试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3期
-
陈可清,钱扬义,朱潇行(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以2009—2020年广东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必修模块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3期
-
张瑞林1,刘晓华2,姜言霞1(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整合多重表征 促进概念深度理解——以“原电池”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3期
-
赖珊珊1,刘双俊2(福建省泉州第十一中学;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进修学校).基于真实情境的化学教学实践——以“复习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性质”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3期
-
徐广(海南省海口滨江高级中学).高中化学新教材中VSEPR模型的b值规定之刍议[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3期
-
陆誉文,袁振东(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溴元素发现史上的成功和遗憾及其历史意义[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3期
-
赵晓雁(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评《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3期
-
王维臻1,曾璐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市101中学).由早餐争论引发的对“基本营养物质”的教学思考[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3期
-
朱玉军1,王香凤2(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教育实证研究的认识误区及案例分析[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3期
-
边磊,李田,关玲,徐烜峰,张奇涵(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有机化学实验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2期
-
张霞1,2,韩义德1,2,王锦霞1,2,桑晓光1,2,孟皓1,2(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东北大学PBL教学创新研究中心).结合PBL课例的无机化学线下对分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2期
-
李芳,吴祥,李冰,李有桂(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互联网+”时代下雨课堂在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2期
-
柏一慧1,贾似藐2,王艺璇2,朱钢国1,吕新1,黄鑫1,彭勃1(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计算化学在正丁醚制备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2期
-
王艳,赵成吉(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科学系).高分子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改进研究[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2期
-
顾泉1,籍文娟2,魏灵灵1,翟全国1,曹睿1,高胜利1(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非金属元素硒的同素异形体[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2期
-
杜新帅1,王宇1,李海秋2(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黑龙江省实验中学).无机化学教学中以金课标准提升学生创新思维——以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教学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