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鞠玮1,2,王胜宇2,姜波1,2,苗琦3,李明1,2,黄沛铭2(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省198煤田地质勘探队).滇东-黔西地区现今地应力场与二叠系煤储层渗透率特征[J].煤炭科学技术,2022,第2期
-
张世文1,杨斌2,冯志军2,徐云飞2,程琦2,黄亚婕3(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理工大学空间信息与测绘工程学院;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含水率对复垦土壤光谱特征及属性估测的影响[J].煤炭科学技术,2022,第2期
-
陈向军1,2,3,时豪阳2,李新建1,冯帅龙1(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煤矿灾害预防与抢险救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逐级降压解吸过程中解吸瓦斯膨胀能变化特性[J].煤炭科学技术,2022,第2期
-
王刚1,2,李艳青2,刘世民3,李怀兴2,商荦真2,陈建2(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山东科技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地球与矿物科学学院).微观等效毛管束下液体初始渗流特性的可视化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22,第2期
-
李江华1,2,廉玉广1,2,马志超1,2(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全分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受载岩体破坏全过程声波响应特征及工程意义[J].煤炭科学技术,2022,第2期
-
岳辉1,2,朱蓉1,刘英1,2,魏嘉莉1,毕银丽2,3,姜凯升4(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西安科技大学西部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研究院;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红沙泉露天煤矿).荒漠化露天矿土壤湿度监测模型的构建 ——以红沙泉矿区为例[J].煤炭科学技术,2022,第2期
-
谢苗苗1,2,刘金莹1,陈彬1,刘允瑄1,高姝婷1,周伟1,2,白中科1,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生态脆弱区复垦排土场干扰类型划分及影响因素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22,第2期
-
李伟1,2,钟艺1,2,郭敬杰1,2,蔡浩鑫1,2,李海滨1,2,花春雨1,2(中国矿业大学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不同类型煤颗粒侧限压缩变形破碎特性试验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22,第2期
-
武俐1,2,曹斌1,李怀珍3,罗永涛4,刘兴勇1(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原经济区煤层(页岩)气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金马能源股份有限公司).ASE 萃取对低、中阶煤增产生物气的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22,第2期
-
鲁义1,2,谷旺鑫1,丁仰卫3,李修磊3,李亮3(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科技大学南方煤矿瓦斯与顶板灾害预防控制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鹿洼煤矿).固结软煤层瓦斯抽采钻孔周围裂隙的弹性胶结材料研制[J].煤炭科学技术,2022,第2期
-
王国,(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研究分院).煤矿智能化最新技术进展与问题探讨[J].煤炭科学技术,2022,第1期
-
胡少银1,刘泉声2,李世辉1,桑昊旻3,康永水3(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煤业公司;武汉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安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裂隙岩体注浆理论研究进展及展望[J].煤炭科学技术,2022,第1期
-
李全生1,2,3,4,李晓斌3,许家林5,徐祝贺1,4,张村3(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岩层采动裂隙演化规律与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煤炭科学技术,2022,第1期
-
李树志1,李学良2,3,尹大伟4(中国煤炭学会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中煤科工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科技大学).碳中和背景下煤炭矿山生态修复的几个基本问题[J].煤炭科学技术,2022,第1期
-
何学秋1,2,田向辉1,2,宋大钊1,2(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煤层CO2安全封存研究进展与展望[J].煤炭科学技术,2022,第1期
-
曹现刚1,2,刘思颖1,2,王鹏1,2,许罡1,2,吴旭东1,2(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陕西省矿山机电装备智能检测重点实验室).面向煤矸分拣机器人的煤矸识别定位系统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22,第1期
-
孟召平1,2,李国富2,田永东2,王宇红2,李超2,陈浩越1,吴迪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煤与煤层气共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晋城矿区废弃矿井采空区煤层气地面抽采研究进展[J].煤炭科学技术,2022,第1期
-
刘大锰,贾奇锋,蔡益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中国煤层气储层地质与表征技术研究进展[J].煤炭科学技术,2022,第1期
-
王家臣1,2,杨胜利1,2,刘淑琴3,刘金昌3,张锦旺1,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放顶煤开采煤炭行业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急倾斜煤层开采技术现状与流态化开采构想[J].煤炭科学技术,2022,第1期
-
李树刚1,2,刘李东1,赵鹏翔1,2,林海飞1,2,徐培耘1,卓日升1(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科技大学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试验室).综采工作面覆岩压实区裂隙动态演化规律影响因素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22,第1期
-
王恩元1,2,3,李忠辉1,2,3,李保林1,2,3,覃奔1,2,3,徐剑坤1,2,3,李楠2,夏宏宇1,2,3,张国锐1,2,3,李阳1,2,3,冯小军1,2,3,刘晓斐1,2,3(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煤矿瓦斯灾害风险隐患大数据监测预警云平台与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2022,第1期
-
王培珍1,2,3,余晨1,薛子邯1,张代林4(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中心;安徽工业大学煤的洁净转化与综合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迁移学习的煤岩壳质组显微组分识别模型[J].煤炭科学技术,2022,第1期
-
郭永存1,2,3,王希1,4,何磊1,刘普壮1(安徽理工大学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矿山智能技术与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理工大学矿山智能装备与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基于TW-RN优化CNN的煤矸识别方法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22,第1期
-
邵龙义1,党星宇1,高祥宇1,王东东2,温和1,王学天1,高迪3,鲁静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厚煤层成因机制 ——天文周期控制的多期次泥炭沼泽叠加模式[J].煤炭科学技术,2022,第1期
-
刘志强1,2,宋朝阳1,2,程守业1,2,荆国业1,2(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建井研究分院).全断面竖井掘进机凿井围岩分类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煤炭科学技术,2022,第1期
-
张农1,2,3,魏群4,吴建生5(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开放实验室;江苏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南京科工煤炭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煤矿巷道喷涂柔膜技术及适用性[J].煤炭科学技术,2022,第1期
-
伍永平1,2,杨玉冰1,王同1,王红伟1,2,田双奇3,冯坤4(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延长石油巴拉素煤业有限公司;山东矿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倾角走向长壁伪俯斜采场支架稳定性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22,第1期
-
毕银丽1,2,刘涛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科技大学西部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研究院).露天矿区植被协同演变多源数据时序分析 ——以准格尔矿区为例[J].煤炭科学技术,2022,第1期
-
胡青松1,2,3,钱建生1,2,李世银1,2,3,孙彦景1,2,3(中国矿业大学地下空间智能控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市智能安全与应急协同工程研究中心).再论智能煤矿建设路线——基于人工智能3.0视角[J].煤炭科学技术,2022,第1期
-
许浩1,陈艳鹏2,辛福东1,东振2,尹振勇1,陈姗姗2,王琼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煤炭地下气化面临的挑战与技术对策[J].煤炭科学技术,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