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亚豪,梁会朋,常聪,尹礼国,张文学(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监测四川工业泡菜发酵过程中主要细菌的变化[J].中国调味品,2018,第1期
  • 徐馨,丁金龙(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提高天然色素稳定性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18,第1期
  • 常聪,张安,程述敏,张文学(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高产红曲色素和Monacolin K红曲霉菌的诱变选育[J].中国调味品,2018,第1期
  • 檀静1,汪学德1,李晓明2,曾国展3(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四维粮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河南驻马店顶志油脂有限公司).不同工艺对芝麻酱稳定性及流变学特性的影响[J].中国调味品,2018,第1期
  • 李英,李立红,苏玥(烟台南山学院食品系).木瓜西柚复合发酵果醋工艺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8,第1期
  • 梁晓芳,牟建楼,严超,王颉(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扇贝酶解条件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8,第1期
  • 刘蒙佳1,周强1,许美纯1,张宝善2(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不同配料及发酵剂对发酵香肠品质特性的影响[J].中国调味品,2018,第1期
  • 王娣,柯春林,谢海伟,曹珂珂,李妍,许晖(蚌埠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系).百里香黄酮微胶囊的制备及抑菌活性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8,第1期
  • 张昕1,徐连爽2,王雪莹2,许宏源2(吉林工商学院粮油食品深加工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吉林工商学院粮食学院).利用紫苏粕和豆粕发酵生产紫苏酱的制曲工艺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8,第1期
  • 蓝尉冰1,2,3,4,王帅静1,2,张义平1,陈华磊1,2,于钥1,2,黄双霞1,2,陈山1,2,3(广西大学;糖业及综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西蔗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钦州学院).利用双酶法定向合成右旋糖酐现状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8,第1期
  • 张晶1,叶碧霞1,左勇1,谢光杰2,张鑫1,孙时光1(四川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甜面酱保温发酵过程中酱醪的理化分析[J].中国调味品,2018,第1期
  • 姚晓瑞宁1,高飞飞1,王斌1,肖婧2,史学伟1(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产氨基甲酸乙酯降解酶酵母菌的选育及产酶条件优化[J].中国调味品,2018,第1期
  • 魏永义,赵永敢,韩豪敏(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定量描述法结合t检验在苹果酱感官评定中的应用[J].中国调味品,2018,第1期
  • 王强,李文钊,王兆燃,张莎莎,冯艺飞,曹壮,余平莲(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不同加工方法对鸭蛋蛋黄脂肪酸的影响[J].中国调味品,2018,第1期
  • 豆康宁1,华向美2,彭新然2,孙庆月1,张盼盼1(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漯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酵母菌发酵法改良大豆肽感官品质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8,第1期
  • 陈慎1,2,黄颖颖1,2,陆东和1,2,杨成龙1,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福建省农产品(食品)加工重点实验室).碳氮源对不同特性红曲菌株L、Idu产色素及桔霉素的影响[J].中国调味品,2018,第1期
  • 孟秀梅1,2,李明华1,2,李西腾1,2(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红椒护色条件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8,第1期
  • 郝涤非(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学院).海鲜菇调味汤料研制[J].中国调味品,2018,第1期
  • 张崟1,熊伟1,郭思亚1,唐欢1,刘玉应2,李茜雅1,黄伟民1(成都大学肉类加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藏药业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发酵菌融合蛋白中鲜味八肽的分离纯化工艺优化[J].中国调味品,2018,第1期
  • 黄俊伟1,崔春1,郑雪君2,陈智光2(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真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南极磷虾酶解液脱氟工艺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8,第1期
  • 周文斯1,熊犍1,郑雪君2,陈智光2,王海萍1,崔春1(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真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高浓大豆分离蛋白酶解制备鲜味基料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8,第1期
  • 许彬,李慧星,李斌,武小雪,刘雨曾(南阳理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杏鲍菇对发酵型复合黄豆酱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中国调味品,2018,第1期
  • 罗晓,呼海涛,龚海燕,陈志红,崔永霞,吴明侠(河南中医药大学).石香秦总黄酮调味品的制备[J].中国调味品,2018,第1期
  • 于鑫,吕嘉枥,余芳(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乳酸菌在不同培养基中产抗氧化酶活性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8,第1期
  • 古明亮1,陈延伟2(四川茂华食品有限公司;防城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模糊数学法在藤椒油感官评定中的应用[J].中国调味品,2018,第1期
  • 吕艳春,姜丹,肖通(遵义医学院贵州省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加权评分法和Friedman检验法在食醋感官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调味品,2018,第1期
  • 姜薇薇(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药品学院).大蒜皮总黄酮的提取及其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8,第1期
  • 赵桦萍(齐齐哈尔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香辛调味品及其加工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18,第1期
  • 刘云山(山东潍坊居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固态生料制醋生产技术探讨[J].中国调味品,2018,第1期
  • 王萍,樊乃境,李妍,刘畅,周赛楠(东北林业大学).低脂素食沙拉酱稳定体系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8,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