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武文琪,张凯山(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区域气象条件和减排对空气质量改善的贡献评估[J].环境科学,2021,第2期
  • 裴成磊1,王宇骏1,毕燕茹2,廉秀峰3,4,周倩妮3,4,王在华5,马理6,李梅3,4(广东省广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暨南大学质谱仪器与大气环境研究所广东省大气污染在线源解析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粤港澳环境质量协同创新联合实验室;广东省科学院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百色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广州市2020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2期
  • 赵清1,李杏茹2,王国选3,张兰2,杨阳2,刘水桥1,孙宁宁2,黄禹1,雷文凯1,刘新罡4(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山西省运城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运城秋冬季大气细粒子化学组成特征及来源解析[J].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高爽1,2,李时蓓1,2,伯鑫1,2,李厚宇3,舒木水4,淡默4,屈加豹1,2,雷团团1,2(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生态环境部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影响评价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生态环境规划研究院;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铸造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成分谱及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蒋毅1,刘雅1,辜娇峰1,2,杨世童1,曾雄1,王轩宁1,周航1,2,廖柏寒1,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稻米品质安全控制湖南省工程实验室).三元复合调理剂对土壤镉砷赋存形态和糙米镉砷累积的调控效应[J].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郑开凯1,2,马志远1,孙波1,梁玉婷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不同施肥措施对水稻土壤微生物镉抗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庞杰1,2,刘月敏1,黄永春2,王常荣2,刘斌3,刘仲齐2,黄益宗2,黄雁飞3,张长波2(天津城建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1株草螺属植物内生菌R-13的分离鉴定及对龙葵吸收土壤镉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9期
  • 张宏华1,林建伟2,詹艳慧2,俞阳2,张志斌3(浙江工业大学膜分离与水科学技术研究院;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硝酸钙添加和锆改性膨润土覆盖联用控制底泥中磷释放的效果及机制[J].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李慧莉1,武彩云1,2,唐安平2,佟娟2,3,4,魏源送2,3,4(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不同污泥在微波预处理-厌氧消化过程中抗性基因分布及菌群结构演替[J].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刘凌青,肖细元,郭朝晖,彭驰,姜智超,阳安迪(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锌冶炼地块剖面土壤对镉、铅的吸附特征及机制[J].环境科学,2021,第8期
  • 丁园,敖师营,陈怡红,肖亮亮(南昌航空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4种钝化剂对污染水稻土中Cu和Cd的固持机制[J].环境科学,2021,第8期
  • 赵宇1,吴灿1,王益倩1,陈玉宝1,吕少君1,汪芳琳1,杜伟1,刘仕杰1,丁志健1,王格慧1,2(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崇明生态研究院).中国长三角背景点冬季大气棕碳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J].环境科学,2021,第7期
  • 李梦真1,张廷斌1,2,易桂花3,秦岩宾1,李景吉2,4,刘贤1,蒋杰1(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四川盆地PM2.5浓度时空变化特征遥感监测与影响因子分析[J].环境科学,2021,第7期
  • 唐春雷1,2,3,赵春红1,3,申豪勇1,3,梁永平1,3,王志恒1,3(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娘子关泉群水化学特征及成因[J].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毕贞1,2,董石语1,黄勇1,2(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城市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ANAMMOX培养物中硫酸盐型氨氧化生物转化机制[J].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李媛1,2,石嘉诚1,2,陈军辉1,2,潘玉瑾1,2,周虹辉1,2,范武波1,2,叶宏1,钱骏1,刘政1(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四川省环境保护移动源污染与控制重点实验室).2010~2017年四川省机动车污染物排放趋势分析[J].环境科学,2021,第2期
  • 徐期勇,梁铭珅,许文君,黄丹丹(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生物炭吸附硫化氢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2021,第11期
  • 杨玉莲1,2,杨昆1,2,罗毅1,2,喻臻钰1,2,孟超1,2,李岑1,2(云南师范大学地学部;西部资源环境地理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998~2016中国八大经济区植被覆盖对PM2.5浓度时空分布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11期
  • 赵德龙1,2,3,田平1,2,3,周嵬1,2,3,肖伟1,2,3,盛久江1,2,3,王飞1,2,3,杜远谋1,2,3,黄梦宇1,2,3,何晖1,2,3,丁德平1,2,3(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云降水物理研究和云水资源开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华北云降水野外科学实验基地).COVID-19疫情期间北京市两次重霾污染过程大气污染物演变特征及潜在源区分析[J].环境科学,2021,第11期
  • 刘威杰1,2,胡天鹏1,毛瑶2,3,许安1,苏业旺1,李星谕1,程铖1,石明明1,梁莉莉1,邢新丽1,张家泉2,祁士华1,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湖北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矿区污染控制与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汾渭平原临汾市2019年春节期间大气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J].环境科学,2021,第11期
  • 聂赛赛1,王帅1,崔建升1,刘大喜1,陈静2,田亮1,贺博文1,沈梦宇2(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石家庄市气象局).石家庄市大气污染物的季节性时空特征及潜在源区[J].环境科学,2021,第11期
  • 张颖龙1,李莉1,吴伟超1,吕升1,秦阳2,祝新明1,高晋徽3,唐倩4,夏峥4(浙江省嘉兴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嘉善冬季碳质气溶胶变化特征及其来源解析[J].环境科学,2021,第9期
  • 魏煜1,2,徐起翔2,3,赵金帅1,2,张瑞芹2,3(郑州大学化学学院;郑州大学环境科学研究院;郑州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新冠疫情管控对河南省空气质量影响的模拟分析[J].环境科学,2021,第9期
  • 孟依柯1,王媛1,2,汪传跃1(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木屑生物炭在雨水径流中的氮磷淋出和吸附特性[J].环境科学,2021,第9期
  • 黄福义1,2,朱永官1,2,苏建强1,2(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尾矿库水体环境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2021,第2期
  • 李超予1,杨怡潇2,张宁1,谢慧君1,胡振3,张建3(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两种典型PPCPs在潜流人工湿地中的季节性去除效果及降解产物[J].环境科学,2021,第2期
  • 李冬1,曹思雨1,王琪1,张杰1,2(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厌氧推流进水对反硝化除磷好氧颗粒污泥系统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9期
  • 张玉君1,李冬1,王歆鑫1,张杰1,2(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间歇梯度曝气下缩短SRT强化短程SNEDPR系统脱氮除磷[J].环境科学,2021,第9期
  • 程春燕,李海北,梁永兵,师丹阳,陈郑珊,杨栋,焦巧瑞,邵一帆,李君文,金敏(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天津市环境与食品安全风险监控技术重点实验室).ClO2消毒工艺对污水处理厂出水超级耐药基因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雷文凯1,李杏茹2,张兰2,徐静3,赵文吉1,刘子锐4(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环境标准样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保定地区PM2.5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