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露莹,孙慧珍,杨雪(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生态研究中心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松花江下游滨岸带典型植被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J].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朱迪1,张朝晖1,王智慧2(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田-泥炭藓系统重金属富集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马瑞,赵永鹏,王智慧,蒋先军(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pH对水稻土全程氨氧化细菌丰度和群落结构组成影响[J].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朱俊羽1,2,彭凯2,3,李宇阳2,俞晓琴2,陈慧敏2,周蕾2,3,周永强2,3,丁艳青1(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水北调东线枢纽湖泊表层水体甲烷释放特征及潜在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李果1,2,孙光1,赵梓伊1,3,刘冬梅1,肖能文1,赵志平1,罗遵兰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于植物多样性的北京市湿地生态质量评价[J].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张晶晶1,王玉珏2,李凡3,刘珂4,王英1,于洋1,高彦洁1,肖晓彤4,吕振波1(鲁东大学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小清河专项治理对莱州湾环境和浮游植物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王飞鹏1,黄亚玲1,张瑞瑞1,岳琛1,2,李飞翔1,3,张超月1,2,穆景利1(闽江学院海洋研究院;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不同曝气方式对人工湿地细菌多样性、代谢活性及功能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岳桢铻,李一平,周玉璇,郑可,于珊,伍彬(河海大学环境学院).南宁市老城区降雨径流溯源及污染特征分析[J].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王渊源,阎鑫,艾涛,李卓,牛艳辉(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碳化泡沫负载Co3O4活化过硫酸盐降解罗丹明B[J].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张富贵1,2,3,彭敏1,2,贺灵1,3,马宏宏1,2(中国地质调查局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表层碳-汞地球化学循环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贵州省典型铅锌矿区潜在有毒元素(PTEs)物源甄别、生态风险评价及控制因素[J].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江明1,袁鸾1,温丽容1,张莹1,方洪波2,杨满芽3,李成柳4(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空气质量监测重点实验室;东莞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中山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壹点环境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春节与疫情管控期间珠三角VOCs的组成和来源变化[J].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陈美娟1,钱姿合1,顾陈娟1,张书萌1,刘智艺2,王新锋2,盖鑫磊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南京北郊大气细粒子硝基苯酚类化合物污染特征与来源[J].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林旭,严仁嫦,金嘉佳,许凯儿(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基于SOA和O3生成潜势的杭州市PM2.5和O3协同控制[J].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刘鑫会1,朱仁成1,金博强1,梅慧1,祖雷2,尹沙沙1,3,张瑞芹1,3,胡京南2(郑州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郑州大学环境科学研究院).基于隧道测试的机动车VOCs排放特征及源解析[J].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曲光辉1,2,3,孙俊苹4,王申博1,2,3,姜楠2,3,李利萍3,刘洋3,陈红阳2,3,马双良4(郑州大学化学学院;郑州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郑州大学环境科学研究院;河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郑州市大气PM2.5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来源及健康风险评估:基于高分辨数据[J].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杨梦蓉1,2,3,潘勇1,2,3,黄仲文4,张晶晶5,黄显军5,何萌萌1,3,肖航1,3(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浙江省城市环境过程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韩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宁波市春节期间水溶性离子污染来源和特征分析[J].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王鹏程1,袁畅1,粱胜文2,蒋鹭翔1,成海容1,许睿光2,庹晓晗1,王祖武1(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超低排放燃煤电厂中湿式电除尘器对可凝结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高宗源1,2,徐昶2,倪远之2,沈根祥1,2,苗文亮2,王振旗2,付侃2,钱晓雍2,曹国民1(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新型污染物环境健康影响评价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基于在线观测本地因子的长三角家禽养殖氨排放时空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陈丽丽1,2,肖启涛3,俞晓琴1,2,陈慧敏1,2,周蕾2,4,周永强2,韩龙飞1(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东部地区大型湖库有色可溶性有机物来源组成及潜在驱动因素[J].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张雅荟1,2,刘月敏2,王常荣1,刘雅萍1,2,庞杰1,2,黄永春1,刘仲齐1,张长波1(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天津城建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天津市水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伯克氏菌Y4对水稻幼苗镉损伤和镉吸收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刘硕1,2,甄晓杰3,刘钢4,冯兆忠2,5(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天诺基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典型稻田含碳温室气体通量变化特性[J].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胡剑1,2,江长胜1,2,陈鑫童1,2,熊艳芳1,2,郝庆菊1,2(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膜覆盖和生物炭添加对菜地N2O排放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任超1,2,任彧仲1,2,李竞天1,王浩1,朱利文1,肖建辉1,2,赵瑞1,杜倩倩1(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河南省金银多金属成矿系列与深部预测重点实验室).方解石基组配钝化剂与低积累玉米协同修复效果[J].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高静1,蒲晓1,张玉虎1,程红光2,张瑞宁1,刘训良1,董雪1,许新瑶1(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对水源水中溶解性有机物丰度和荧光组分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郑旭文1,2,秦嘉富1,2,汪晓军1,2,3,陈浩川1,2,朱梓键1,2,陈振国2,3,4(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工业聚集区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佛山市化尔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低总氮浓度下Fe2+促进ANAMMOX生物膜反应器脱氮[J].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杨洲1,2,张志强1,2,杨静1,2,卢金锁1,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污水管道增强通风作用下氧气气液传质特性[J].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王祖伟1,2,刘雅明1,王子璐1,3,苗钰婷1(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天津天滨瑞成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北方典型设施菜地土壤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J].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韦啸1,张永杰2,王沛涛2,洪燕3,夏瑞1,高伟1,4(暨南大学质谱仪器与大气环境研究所;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台州市椒江生态区建设事务中心;广东省大气污染在线源解析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多通道分布式VOCs在线监测质谱系统精准识别企业污染源[J].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庄旻1,马英歌2,程玉璜3,周敏2,戴海夏2,黄成2,郁建珍3,朱书慧2,3,乔利平2,童张法1(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上海城区PM2.5中有机组分及硝基芳香化合物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杨益1,2,姬亚芹1,2,高玉宗1,2,林孜1,2,林宇1,2,马妍1,2(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西宁市农牧源氨排放清单及其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2022,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