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文清1,俞小军1,2,邓颖1,蔡雨麒1,靳海东1,康素琴1,马娟1,2(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甘肃省污水处理行业技术中心甘肃省黄河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基于磷回收的低温微氧EBPR系统的表观与微观特性[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陈露安1,杨传钧1,谷雨倩1,刘学虎2,杨自力1(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轻工业广州工程有限公司).超声波加湿室内微生物气溶胶浓度与优化方法[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周媛媛1,2,刘晗1,邓琳1,吴功德2,万杰2,王晓丽2,胡纯政3,于先坤4,杨晓军4(东南大学市政工程系;南京工程学院能源研究院;江苏苏北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Mn1-yNiyOx的制备及其催化燃烧甲苯性能的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尹海龙,郭龙天,胡意杨,吕游(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光纤分布式测温的污水管道入流识别方法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郑锦怡1,彭妍1,魏静1,郭松2,何凌燕1,黄晓锋1(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大气观测超级站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深圳市大气颗粒物分粒径有效密度及影响因素[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张明棣1,何冬一2,古添发1,孙天乐1,林晓玉2,黄晓锋2,何凌燕2(广东省深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大气观测超级站实验室).深圳市道路交通源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罗飞,贺利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生物法降解含油污泥反应器流场及工作参数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郑莹莹,张可佳,岑程,毛如寅,张土乔(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供水管网中微/纳米塑料的赋存及污染特性[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金鑫1,2,刘梦稳1,谢新月1,魏一雄1,宋吉娜1,金鹏康1,2,王晓昌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电凝聚臭氧化耦合工艺混凝剂水解形态分析——基于单/双电极排布[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靳晨曦1,孙士强1,盛维杰1,杨殿海1,马亚东2,贺文智1,李光明1(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壹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厨余垃圾处理技术及资源化方案选择[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3期
-
宋鹏1,张慧敏1,毛显强2(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面向碳达峰目标的重庆市碳减排路径[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3期
-
刘秀芸,王刚,雷雨昕,徐敏,张永平(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巯基改性玉米秸秆对水中Cu(Ⅱ)的吸附特性[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3期
-
宋梦迪1,冯淼2,李歆1,谭钦文2,宋丹林2,刘合凡2,董华斌1,曾立民1,陆克定1,张远航1(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教育部区域污染控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成都市臭氧重污染成因与来源解析[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3期
-
李冬1,李悦1,李雨朦1,杨敬畏2,张杰1,3(北京工业大学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好氧颗粒污泥同步硝化内源反硝化脱氮除磷[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3期
-
常尧枫1,郭萌蕾1,谢军祥1,谢嘉玮1,陈重军1,2,3(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水处理技术与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厌氧氨氧化脱氮除碳功能菌群结构及代谢途径[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3期
-
王斌1,黄廷林1,李楠1,高悦1,叶焰中2,翟振起2,陈凡1,杨鹏程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北部水源工程管理处茜坑水库管理所).水源水库沉积物及其上覆水DOM光谱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3期
-
岳霞1,2,陈德珍1,安青1,钦佩3(同济大学热能与环境工程研究所;内蒙古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南京大学盐生植物实验室).生物炭对污泥热解液与牛粪共厌氧发酵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3期
-
严莹婷1,陆小曼1,王嘉佳1,陈命男2,周立国1,3,马蔚纯1(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崇明生态研究院).基于GF-4卫星的长三角城市群PM2.5遥感反演[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3期
-
郭鑫,李文宝,杜蕾,贾德彬,刘廷玺(内蒙古农业大学;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夏季大气降水同位素特征及影响因素[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3期
-
曹琼1,黄佳芳1,2,罗敏3,谭季1,仝川1(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植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滨海沼泽湿地转化为养殖塘对其碳储量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3期
-
周梦雨,彭党聪,韩芸,吕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间歇曝气对部分硝化-厌氧氨氧化处理氨氮废水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3期
-
王艳华1,王克1,刘俊伶2,邹骥1(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锁定碳排放约束下我国煤电搁浅资产风险评估[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3期
-
许鸿伟1,2,3,汪鹏1,任松彦1,林泽伟1,张聪1,赵黛青1(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双碳目标下电力系统转型对产业部门影响评估——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3期
-
张婷婷1,许贺1,蔡冬清1,陈仕艳2,王华平2(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榧壳生物炭/g-C3N4活化过硫酸盐的光催化性能[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3期
-
魏琦,丁亚楠(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计及消费领域的碳补贴政策演化博弈[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3期
-
李晓静1,2,李琴3,周金华3,郭重山3,钟嶷3,余应新2(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所;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健康与污染控制研究院粤港澳污染物暴露与健康联合实验室广东省环境催化与健康风险控制重点实验室;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人群尿液有机磷阻燃剂的暴露与健康风险[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3期
-
刘宏笪1,2,王晓霞2,张济建3,黄嘉梁2(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大学管理学院;江苏大学财经学院).中国省域空间单元绿色治理效率测度及其空间格局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3期
-
张浩然1,刘敏2,王小嫚1,杨舒迪1,李宇笑1,罗笠3(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昌市2021年春季大气VOCs污染特征和来源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3期
-
何飞阳,向文毓,陈舒琦,胡晓宇,韩乐(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渗析选择性分离电解锰废水中的阳离子[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