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旭1,郭雯2,王明果3,李平1,温雯雯1,陈丽1,郑昕1,黄林培1,陈光杰1(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省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气象局;云南省地矿测绘院有限公司).人类活动影响下异龙湖浮游植物碳氮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6期
-
张莹1,许建敏1,汪瑶1,苏宝山1,吴燕星1,胡婷婷1,刘润1,2(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粤港澳环境质量协同创新联合实验室).京津冀地区2015~2020年臭氧持续污染事件特征、气象影响及潜在源区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6期
-
张迪涛1,2,张鹏1,3,王司阳1,张亮2,常剑波1,3(武汉大学;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高原湖泊生态与治理研究院;武汉大学;海绵城市建设水系统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基于微生物完整性指数的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武汉市东西湖区湖泊群为例[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6期
-
张明明1,邵旻2,陈培林1,顾晨1,王勤耕1,3(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长三角地区VOCs排放特征及其对大气O3和SOA的潜在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6期
-
郑酌基,韩先锋,尹玉平(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区域创新政策对碳排放的影响——基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准自然实验[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6期
-
殷雨竹1,2,樊彦国1,潘瑜春2,孙在金3,马浩森4,郜允兵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空间与信息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地区大气重金属沉降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6期
-
陈培林1,肖欣欣1,王勤耕1,2(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基于卫星观测的2010~2020年中国高分辨率NH3排放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6期
-
莫帅豪1,王雪松1,郑粉莉1,2,秦琪珊1,王一菲1,安小兵1,王伦1,胡文韬1,张加琼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典型黑土区坡面侵蚀-沉积对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6期
-
甘翠1,李玉琼1,张天伦1,童蕾1,2,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国家环境保护水污染溯源与管控重点实验室;长江流域环境水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纤铁矿对氧氟沙星的吸附特征及环境影响因素[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6期
-
黄祥武,宋卫锋,杨佐毅,戴文灿,甘雨,连泽阳,周文斌,陈丽瑶,吴芷昕(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碳源诱导下D.desulfuricans sub sp.EPS特性及对Cd(Ⅱ)的吸附[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6期
-
渠姗,王健健,袁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利部水文气象灾害机理与预警重点实验室).太湖梅梁湾浊度对风值的时滞性响应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6期
-
廖敏妃,聂小保,万俊力,孙聚龙,欧阳帅,隆院男,刘晚琦(长沙理工大学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洞庭湖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环境保护河湖疏浚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磷酸钙结晶与PFS混凝联用去除铜绿微囊藻和DOC[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6期
-
李婷婷1,2,徐涛1,2,耿凯宇3,曾庆伟4,公福钱1,2,樊守彬1,2(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昌平区生态环境局;北京中云伟图科技有限公司).基于遥感监测的工地和裸地扬尘排放与管控[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6期
-
蔡斌1,程昊淼2,亓浩雲1,李奥哲1,康天放1(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部;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京津冀植被类型对典型城市夏季O3和PM2.5贡献[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6期
-
严业皓1,2,林嘉聪2,3,麦力文2,3,朱四喜1,李勤奋2,3,王定美2,3(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区高效农业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生态循环农业重点实验室;海南儋州热带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农业环境儋州观测实验站;国家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儋州试验站).原位调控基料碳源组分对水虻堆肥效率与碳氮固定效应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6期
-
童丹青,孙昊宇,张玉莲,王佳俊,唐量,吴明红(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有机复合污染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抗菌剂对大肠杆菌浓度依赖的联合耐药效应[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6期
-
张红亮,赵临轩,马书琪,吴健,徐上(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水体农药污染对老年群体的医疗支出的影响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6期
-
赵刚1,2,张亚宾1,赵明升2,韩慧霞2,李刚2,杨小阳2,赵妤希2,褚旸晰2,车飞2,高健2,任丽红1,2(华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减排措施对大气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的影响——基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前后的观测[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6期
-
魏彤1,2,李政蕾2,陈昱3,赵秀阁2,王丹璐2,侯雅宣2,刘芬1(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北京市临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长三角居民PM2.5暴露水平下降的健康效益评估[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6期
-
许光清1,张文丹1,陈晓玉2(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上海金山资本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能源优化配置促进高质量发展与减污降碳协同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6期
-
张新宇,王晓琦,王传达,张俊峰(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部;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保定市夏季臭氧生成敏感性及前体物减排方案[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6期
-
李瑞祥,李田,张晓林,周启星(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碳中和交叉科学中心;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生物电化学技术在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6期
-
张庭廷1,2,周瑾1,李诚2(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多酚对真核微藻的重金属抗性影响及其机制[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6期
-
龚勍1,王震1,邢剑波2,汪素芳1,周爱娟1,岳秀萍1(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同市生态环境评估中心).四环素降解对厌氧反硝化产甲烷性能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6期
-
王朝旭1,刘勇超1,常智淋1,陈启斌1,王永2,李作臣2,闫铭2,魏阳2(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电建市政建设集团北方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改性稻壳生物炭对水中反硝化过程和N2O排放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6期
-
於清源1,2,银燕1,2,张昕1,2(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基于地基MAX-DOAS和TROPOMI卫星遥感的南京地区大气NO2污染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6期
-
李小雪1,2,汪毅1,2,许超2,王华静1,张泉2,朱奇宏2,朱捍华2,黄道友2(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环境观测研究站).氮素抑制剂对水稻吸收转运镉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6期
-
折远洋1,2,王鹏1,丁明军1,聂明华1,黄高翔1,张华1,黄益平1,曹英杰3(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鄱阳湖水系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及构建机制[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6期
-
刘心庭1,2,贺文枨2,3,彭辉2,3,肖尚斌2,3,刘佳2,3(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雅鲁藏布江上游干支流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6期
-
周睿,周雅琪,王丽丽,盛米雪,司友斌(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一株钒还原菌的分离鉴定及V(V)还原机理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3,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