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覃庆辉1,2,李疆彤1(厦门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第三人效果理论研究现状综述[J].东南传播,2021,第2期
-
张霄(浙江理工大学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物的精神化建构:基于互动仪式链的电商直播互动机制研究[J].东南传播,2021,第2期
-
胡阳(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注意力众筹”与“新闻众筹”:媒体平台化中的数字劳动[J].东南传播,2021,第2期
-
顾熠男(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台湾世新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版权问题探讨[J].东南传播,2021,第2期
-
刘霄(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精神创伤、暴力救赎与现实反思——电影《阳光普照》中关于死亡的多重解读[J].东南传播,2021,第2期
-
孙可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美学与新业态:后疫情时代的互动电影发展[J].东南传播,2021,第2期
-
刘鑫婷(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后疫情时代电影传播仪式及场景变迁[J].东南传播,2021,第2期
-
杨凌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流媒体在国际舆论战中的受众“说服”对策——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外舆论战为例[J].东南传播,2021,第2期
-
姚丹(波尔多蒙田大学信息传播学和艺术研究中心).法国报业突围的探索之路[J].东南传播,2021,第2期
-
郑孜,李乐(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新冠肺炎疫情信息传播娱乐化透视[J].东南传播,2021,第2期
-
林兴华(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广播全媒体中心).Happy “牛” year![J].东南传播,2021,第2期
-
胡志文(龙岩电视台).增强客家文化传播影响力路径探析——以龙岩电视台《客家风》栏目为例[J].东南传播,2021,第2期
-
胡志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守正创新[J].东南传播,2021,第2期
-
李健,曹莹(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非遗影像圈层传播策略探析[J].东南传播,2021,第2期
-
王平(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三农”短视频走红的乡村文化自信培育意涵——基于参与式文化传播视角[J].东南传播,2021,第1期
-
张智妍,郭枫(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环境下非遗叙事的“年轻化”策略[J].东南传播,2021,第1期
-
陈树超(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纪录片的声音景观与地域听觉文化构建——以《海上福建》为例[J].东南传播,2021,第1期
-
具香美,周海宁(鲁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基于共情理论探讨现象级短视频《后浪》的情感舆论场域[J].东南传播,2021,第1期
-
李媛(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基于CiteSpace的媒介素养可视化分析[J].东南传播,2021,第1期
-
蒲信竹(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消费文化的影响:一个序列中介模型[J].东南传播,2021,第1期
-
夏宝君(华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系).民国女性的媒介话语空间与社会性别建构——基于《广州民国日报》广告文图的考察[J].东南传播,2021,第1期
-
陈力丹(四川大学).编译《新莱茵报》的意义及第3号报纸中文版说明[J].东南传播,2021,第1期
-
陈力丹,李瑾1,巫琪1,顾晓1,郑伶俐1,丁金双1,洪娉君1,叶俊廷1,梁文瀚1,陈晓盈1,谭方1,颜思哲1,郭桦欣1,何欣桐1,杨青1,马嘉悦2,孙曌闻3(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马克思主编《新莱茵报》第3号中文版[J].东南传播,2021,第1期
-
徐蒙(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公序良俗:文化产品内容合规的重要判定原则[J].东南传播,2021,第1期
-
黄鸿业(百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论公共领域理论视角下的“全员媒体”[J].东南传播,2021,第1期
-
宁海林,陈周宇(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媒体融合创新社会治理中的应用[J].东南传播,2021,第1期
-
王丽斌(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基于健康叙事的视角探究癌症患者在“知乎”平台的疾病表达——一项基于患者自述的实证研究[J].东南传播,2021,第1期
-
孙振虎,周佳昕(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游戏化视角下的互动视频分析[J].东南传播,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