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爱花,刘帅,白志刚,胡启星,孙巨龙,沈家兴,张允昔(江西省棉花研究所).间作对旱地作物生长发育及生理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8期
-
于慧龄1,叶乐夫2,王雪2,徐臻1,冯新雨1,马田园1,付雪1(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木醋液对桃蚜生长繁殖的急慢性效应[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8期
-
覃芳1,史艳财2,秦惠珍2,邹蓉2,蒋运生2,熊忠臣2(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3个‘金槐’品种的生理特性比较[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8期
-
程强强1,2,王哲1,2,3,易发成1,2,孙卿1,2,张怡萍1,2,蒋虎1,2,王成霞1,2(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宜宾市某茶园土壤潜在毒性元素污染评价及源解析[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8期
-
张妞1,王东1,赵远征2,项鹏3,邱廷艳4,赵鑫1,高腾达4,高志超4,周洪友1(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内蒙古喀喇沁旗农牧局植保植检站).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生防细菌的筛选与鉴定[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8期
-
陈洪彬1,王慧玲1,蒋璇靓1,蔡英卿1,张朝坤2(泉州师范学院海洋与食品学院;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MCP对采后‘红心’番石榴果实软化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8期
-
萨如拉,张雪婷,杨恒山,张云,徐永辉(内蒙古民族大学).秸秆发酵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8期
-
姜雪,宋兴舜,孟威(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东北盐碱植被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类植物脂类转运蛋白家族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8期
-
徐进1,苏治平1,苏会荣2,朱宏波1,陈胜勇3,吴正伟1(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湛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薯小象甲防治药剂的筛选及田间药效[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8期
-
费继飞1,孙招1,王行川2,高飞1,刘青培2,王爱芬2,原志强1,陈瑞杰2,刘东胜1,王义波2(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河南隆平联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玉米新品种‘中科玉505’的选育及相关商业育种问题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8期
-
黄一芳,赵佼娇,哀建国(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不同施肥处理对铅镉污染土壤中香椿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8期
-
贾小霞1,2,3,齐恩芳1,2,3,刘石1,2,3,黄伟1,2,3,吕和平1,2,3,文国宏1,2,3,马胜1,2,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甘肃省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工程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西北旱作马铃薯科学观测实验站).MS培养基不同成分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长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8期
-
陈敏菊,孙喜云,袁海波,张福娟,孟宪政,孟彦(商丘市农林科学院).高粱育种田除草剂的筛选[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8期
-
张光雨1,2,3,沈振西1,2,钟志明1,2,崔建钊4,扎西顿珠5(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拉萨高原生态系统研究站;西藏高原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日喀则市科学技术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心;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达孜区农业农村局).不同施氮水平对西藏饲用黑麦种籽产量性状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8期
-
哈发都曼1,马露露1,2,印彩霞1,2,苏维1,2,李冬梅1,丁怡人1,吕新1,2,张泽1,2(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基于叶片SPAD的棉花氮营养指数估算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8期
-
李维蛟1,任可2,浦仕彪1(云南中医药大学;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栽培三七内生真菌优势种群分离鉴定[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8期
-
马悦1,2,于冰1,2(黑龙江大学农业微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nsLTPs基因参与植物逆境胁迫应答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8期
-
赵一瑾,高宇,王迪,许嘉嘉,史树森(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大豆害虫黑毛蓟马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8期
-
《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编辑部(《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编辑部).本刊声明[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8期
-
董明辉1,2,顾俊荣1,李锦斌3,王冬明4,宋云生1,陈培峰1(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上海海丰大丰种业有限公司;常熟市古里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稻虾生态种养和机插密度对优良食味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7期
-
雷蕾1,汤秋香1,陈利军1,靳拓2,刘勤3,宝哲3(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农村部农膜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新疆典型覆膜地区农户残膜污染治理行为调查与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7期
-
谢政璇,穆月英(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设施蔬菜种植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7期
-
范震,丁新惠,赵丹,孙宇,齐泓瑜,蒋永芳,田晓飞(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玉米秸秆基纤维素保水剂对土壤持水性能及冬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7期
-
杨娜1,2,何鑫3,杜春梅1,2(黑龙江大学农业微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微生物重点实验室;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河北省农业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一株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7期
-
钟立强1,2,王明华1,2,陈校辉1,2,张世勇1,2,姜虎成1,2,边文冀1(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江苏斑点叉尾鮰产业现状及发展战略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7期
-
郭新送1,于晓东2,张晶3,张培苹4,赵花2,杜栋梁5,马鑫磊2,丁方军1,2,3(农业部腐植酸类肥料重点实验室;山东省腐植酸高效利用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合泰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烟台农业农村局;肥城市农业农村局).不同种植年限桃树根区土壤肥力变异特征[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7期
-
张明智1,2,3,路振广1,2,3,尹卿芳4,李元5,邱新强1,2,3,杨浩晨1,2,3,张玉顺1,2,3,尹玉清1,2,3(河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南省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灌溉试验中心站;北京京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国土资源中心).微喷带不同结构参数的出流特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1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