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胡钰杰1,2,李子欣1,2,罗龙1,2,赵聪1,2,李耀华1,2(中国科学院电力电子与电气驱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串联谐振间接矩阵型电力电子变压器高频电流特性分析及开关频率设计[J].电工技术学报,2022,第6期
  • 谢文燕,陈为(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基于组合补偿网络的抗偏移恒流输出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22,第6期
  • 周荔丹1,闫朝鑫1,姚钢2,胡文斌3,赵敏4(上海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空间辐射环境对航天器分布式电力系统关键部件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22,第6期
  • 李天娇1,张博2,乌江1,2(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基于陷阱分布的PI/ZnO复合薄膜介电特性[J].电工技术学报,2022,第6期
  • 米彦1,葛欣1,刘露露1,2,苟家喜1,3,戴锦炎1(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国网镇江供电公司;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微秒脉冲电场强度对BNNSs取向程度和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影响[J].电工技术学报,2022,第6期
  • 王昊月1,2,李成榕1,2,王伟1,2,王晓威1,2,徐启龙1,2(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市高电压与电磁兼容实验室;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高压频域介电谱诊断XLPE电缆局部绝缘老化缺陷的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22,第6期
  • 郭英军1,2,孔德楷1,3,汤雨1,3,孙鹤旭1,2,董砚1,3(省部共建电工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省电磁场与电器可靠性重点实验室).考虑寄生参数的双管升压变换器高频工作特性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22,第6期
  • 李劲松1,梁振宗1,孙英伦1,李国锋1,余恪平2(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全球信息与通讯研究所(早稻田大学)).闭合Fe-Si结构中磁致伸缩引起的机械共振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22,第6期
  • 高明鑫1,胡志坚1,倪识远2,张志毅1,牟洪江1(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四回非全线平行线路零序分布参数测量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22,第6期
  • 兰梓冉,郝瑞祥,角宏林,游小杰(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基于重复控制和状态反馈的三相逆变器最优预见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22,第6期
  • 巩兆伟1,2,李金刚1,同向前1,张宁超2(西安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西安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LCC-LC串联混合型抗偏移恒流无线充电[J].电工技术学报,2022,第6期
  • 周学,李东晖,金玥,翟国富(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器与电子可靠性研究所).考虑空间形位偏差的万能式断路器关键零件断裂失效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22,第6期
  • 严有祥1,2,朱婷1,张那明1,王曙鸿1(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国网福建省电力公司厦门供电公司).交直流电缆共沟敷设电磁环境影响因素[J].电工技术学报,2022,第6期
  • 梁琛,司马文霞,孙魄韬,刘丰萁,邵千秋(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及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单组分光敏微胶囊/纳米SiO2/环氧树脂复合绝缘介质的自修复特性[J].电工技术学报,2022,第6期
  • 李成祥,李新皓,柯强,姚成,姚陈果(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纳/微秒复合脉冲提高细胞电融合效率的仿真与实验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22,第6期
  • 赵洋,王瀚墨,康丽,张兆云(东莞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与智能化学院).基于时间卷积网络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J].电工技术学报,2022,第5期
  • 于宙,肖文勋,张波,丘东元(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发展现状[J].电工技术学报,2022,第5期
  • 柯德平1,冯帅帅1,刘福锁2,常海军2,孙元章1(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南瑞集团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发电调控参与的送端电网直流闭锁紧急频率控制策略快速优化[J].电工技术学报,2022,第5期
  • 赵子先1,康龙云1,于玮2,张健彬1,李杰1(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于简化时域模型的CLLC直流变换器参数设计[J].电工技术学报,2022,第5期
  • 杜伯学,张莹,孔晓晓,李进(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环氧树脂绝缘电树枝劣化研究进展[J].电工技术学报,2022,第5期
  • 王晨旭1,唐飞1,刘涤尘1,高鑫1,周依希2(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基于双层代理模型的概率-区间潮流计算及灵敏度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22,第5期
  • 任于展1,2,武仕朴1,2,汪友华1,2,刘成成1,2,火彩玲1,2(省部共建电工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省电磁场与电器可靠性重点实验室(河北工业大学)).基于暂态电流差极值的电力变压器剩磁测量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22,第5期
  • 徐伟1,肖新宇1,董定昊1,唐一融1,上官用道1,黄守道2,高剑2(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考虑逆变器谐波影响的轨道交通用直线感应电机多层次多目标优化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22,第5期
  • 戴志辉,陈思琦,李毅然,焦彦军(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复杂环状柔直配电网单极断线故障特性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22,第5期
  • 康晟淋1,赵学童1,张洁心1,郭靖2,杨丽君1(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冷烧结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电工领域的潜在应用[J].电工技术学报,2022,第5期
  • 苑国锋1,2,沈阳1(北方工业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变频技术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基于开关时刻修正的多模式调制切换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22,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