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马进鹏1,2,3,4,庞丹波1,2,3,陈林1,2,3,万红云1,2,3,李学斌1,2,3(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宁夏大学农学院).荒漠草原4种典型植物枯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呼吸对短期氮、水变化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3,第11期
  • 李婉书1,2,3,赵劲松1(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磷含量与有效性对N2O排放量的影响元分析[J].生态学报,2023,第11期
  • 郭线茹1,2,刘晓光1,2,汤清波1,2,丁识伯3,周洲4,李为争1,2,马继盛1,2(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南省害虫绿色防控国际a联合实验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扬州海关;信阳农林学院农学院).植食性昆虫寄主植物嗅觉搜寻述介[J].生态学报,2023,第11期
  • 王博娅,刘志成(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基于改进生态绿当量的城市绿色空间要素配置优化——以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J].生态学报,2023,第11期
  • 罗建平1,2,王宁1,2,宋菲菲1,魏汉博1,原白玉1,唐钰鑫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农业农村部东北平原农业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大庆市6种绿化树种对SO2、NO2的消减及滞尘效应[J].生态学报,2023,第11期
  • 王怡萌1,段磊磊1,陈聪1,王铭1,2,3,王升忠1,2,3,赵婧1(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泥炭沼泽研究所;长白山地理过程与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师范大学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不同水位管理对恢复泥炭地土壤CO2、CH4排放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11期
  • 吕凯,诸爽爽,谷磊,孙运菲,张露,杨州(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舍曲林对蚤状溞诱导型反捕食防御代内与代际可塑性的干扰效应[J].生态学报,2023,第11期
  • 杨扬,王嵘,陈小勇(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榕-传粉小蜂化学通讯机制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3,第11期
  • 张平究,梁川,陈芳,俞姗姗,周利,张金花(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江淮流域地表过程与区域响应安徽省重点实验室).退耕还湿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生物量变化过程研究[J].生态学报,2023,第11期
  • 祁新华1,2,3,陈哲璐1,郑伯铭1,张惠光4,蔡斌4,程煜1,3(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夷山国家公园科研监测中心).野生动物肇事:研究热点、难点与争论焦点[J].生态学报,2023,第11期
  • 刘坤1,张慧1,2,孔令辉1,乔亚军1,胡梦甜1(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地理与遥感学院).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评估方法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3,第10期
  • 魏文飞1,包玉1,王志泰1,2,陈信同1,孙玉真1,曾慕琳1,莫亚国1(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喀斯特多山城市生境质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响应——以贵阳市为例[J].生态学报,2023,第10期
  • 付伟1,李龙1,罗明灿1,陈建成2,王福利1(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省域视角下中国森林碳汇空间外溢效应与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3,第10期
  • 阎弘,孙滢洁,周婉莹,刘滨辉(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大兴安岭不同纬度兴安落叶松生长对干旱适应性及生长衰退的差异[J].生态学报,2023,第10期
  • 唐杨欣1,皮杰1,刘新华1,向建国1,曾聪2,李德亮1(湖南农业大学水产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基于最大熵模型预测气候变化下河蚬在中国的潜在分布[J].生态学报,2023,第10期
  • 张恒彬1,2,吴娇娇1,2,余春娅1,2,赵鑫1,2,江洪3,李晓娜1,2(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不同等级石漠化生境下石生苔藓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J].生态学报,2023,第10期
  • 杨华1,2,徐勇1,2,王丽佳1,2,徐琳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强度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3,第10期
  • 李雪1,夏伟1,范亚文2,杨应增1(茅台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黑龙江省水生生物多样性研究重点实验室).扎龙湿地藻类优势种生态位及其种间联结性动态分析[J].生态学报,2023,第10期
  • 张健1,2,周侃1,2,陈妤凡1,2,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活垃圾治理生态环境风险及应对路径——以青海省为例[J].生态学报,2023,第10期
  • 陈好,马维伟,龙永春,常文华,杨永凯(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尕海湿地草甸土退化过程土壤氮矿化演变特征[J].生态学报,2023,第10期
  • 王永奇,李斐然(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驯养林麝泌香生理反应时间与年龄、地域分布的关系[J].生态学报,2023,第10期
  • 陈康富1,吴隽宇1,2,3(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市景观建筑重点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生态保护优先区识别研究[J].生态学报,2023,第10期
  • 邓云丹1,2,牛鑫1,和育超3,胡善斌3,李延鹏1,4,5,黄志旁1,4,6,崔亮伟2,4,肖文1,4,6,5(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高校极小种群野生动物保育重点实验室;兰坪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云岭滇金丝猴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际生物多样性与灵长类保护中心;大理大学三江并流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云南省创新团队).云南拉沙山黑白仰鼻猴对种子传播潜力的评估[J].生态学报,2023,第10期
  • 罗万云1,2,周杨1,2,王福博3(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生计资本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受偿意愿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10期
  • 李泞吕1,赵方凯1,陈利顶1,2(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建筑屋顶光伏发电潜力评估方法和模型[J].生态学报,2023,第10期
  • 吕广一,贺梦婷,徐学宝,王成杰(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增温、增雨对荒漠草原植物和土壤总氮及稳定氮同位素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10期
  • 马奔1,严冬1,温亚利2(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家公园农户对野生动物肇事保险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例[J].生态学报,2023,第10期
  • 马紫荆1,2,3,刘彬1,2,3,王军强1,2,3,余立3(新疆特殊环境物种保护与调控生物学实验室;新疆特殊环境物种多样性应用与调控重点实验室;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于系统发育及功能性状的不同坡向荒漠植物群落构建研究——以博湖县沙化封禁保护区为例[J].生态学报,2023,第10期
首页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