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邢晓帅,刘影夏,于晓东,程荆卫,赵修臣,聂志华,谭成文(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溅射功率和气压对直流磁控溅射制备钨薄膜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2期
  • 吴静怡1,2,杨柳1,2,代广霖3,刘昕1,2,蔡晓文1,2,王莹1,2(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钛材有限公司江油分公司).新型α+β双相钛合金板抗高速冲击损伤行为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2期
  • 江佳阳,杜景红,严继康,张家敏,甘国友(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粉末冶金法制备AlxCuFeNiCoCr高熵合金及其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2期
  • 陈明伟,罗文东,邱海鹏,马新,张冰玉,刘善华(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界面层对近化学计量比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2期
  • 吴晓明1,史长根1,房中行1,蔡晨宇2,李文轩1(陆军工程大学野战工程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TA2/5083钛铝爆炸焊接数值模拟及实验[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1期
  • 王兴茂,丁雨田,高钰璧,闫康,马元俊,陈建军(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种新型Ni-Cr-Co基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及其组织演变[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1期
  • 丛家慧1,2,王磊2,徐永臻1,回丽2(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制造工艺数字化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超声滚压强化对2D12铝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1期
  • 冯中学1,赵珊1,史庆南1,易健宏1,谭军2(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层错能理论的室温高塑性镁合金设计[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1期
  • 白亚冠1,2,聂义宏3,2,寇金凤1,张鑫1,郭伟1,2,李红梅1,张冰冰1(中国一重天津重型装备工程研究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高端核电装备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成分改进对IN 617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1期
  • 赵国旗1,2,田素贵1,刘丽荣1,田宁2,晋芳伟2(沈阳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单晶镍基高温合金超高温蠕变期间的变形机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1期
  • 张纯1,祁超1,2,闫雷雷1,赵愈亮3,张耘伟4(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国营四达机械制造公司;东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空军工程大学航空工程学院).泡沫铝填充波纹夹芯板面外压缩的三维效应[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1期
  • 李雪伍1,2,王红星1,石甜1,张传伟1,姜小娜1,周学刚1,李晨1(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航空用超疏水7075铝合金的高效可控制备及防腐机理[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1期
  • 巴雅尔,沈承金,吉喆,陆柯龙(中国矿业大学材料与物理学院).钢基NiMoCrFeCo-WC涂层螺杆承载应力-扭矩的有限元分析[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1期
  • 刘国庆1,金利华1,徐晓燕1,焦高峰1,郑会玲1,郝清滨1,崔利军2,于泽铭1,李成山1(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超导材料研究所;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喷雾热解与共沉淀法制备高性能线材用Bi-2212粉末的中间相演变对比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1期
  • 赵鹏1,吴为2,付雪松1,曾元松2,陈国清1,周文龙1,3(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省凝固控制与数字化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大连理工(营口)新材料工程中心有限公司).TC4钛合金L型材高温弯曲蠕变的数值模拟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1期
  • 周晓龙1,李金涛1,熊爱虎1,刘满门2,王立惠3(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省先进材料重点实验室稀有贵金属有色金属新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昆明贵金属研究所;中国有色金属(桂林)地质矿业有限公司桂林微电子电极材料与生物纳米材料重点实验室).预热温度对AgCuOSnO2热挤压变形影响的有限元模拟与实验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1期
  • 孙中豪,邢淑清,贺帅,程桥,麻永林,贺骁勇(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脉冲磁场对TC4合金时效过程中析出相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1期
  • Iram Sidra1,2,3,蔡飞1,2,王建明1,2,3,房磊琦1,2,3,张家敏1,2,3,Ahmad Farooq1,2,3,张世宏1,2,3(安徽工业大学先进金属材料绿色制备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工业大学现代表界面工程研究中心;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不同双层结构AlCrN/AlCrVN多层涂层的力学和磨损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1期
  • 王鑫,王娟,刘金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陕西省纳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锂硫电池正极材料Al-ABTC/RGO@S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1期
  • 刘晓燕1,张琪1,杨艳慧2,杨西荣1,高飞龙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Ti2AlNb结构件高压气淬过程数值模拟[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1期
  • 王海涛1,2,刘伟1,2,杨梦林1,2,朱艳彩1,2(河北工业大学省部共建电工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省电磁场与电器可靠性重点实验室).第二相粒度对AgSnO2触头材料润湿性和电接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1期
  • 张兵,刘鹏茹,张志娟,赵田丽,赵芬芬,马艳恒(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功能材料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W80-Cu20复合材料热变形行为及加工图[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1期
  • 申发磊1,夏维龙2,娄殿军2,郭娜娜1,李昊卿1,刘树裕1,方晓英1(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热处理对增材制造生物纯钛力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1期
  • 李瑶辉,李克,尹文来,戴佳(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快速凝固Mg-Si-RE(Ce,La)镁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其摩擦磨损行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1期
  • 刘聘1,袁波1,肖占文1,谢辉2,朱向东1,张兴栋1(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研究中心).多孔钽支架表面生物活性HA涂层的构建及其初步生物学评价[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1期
  • 周秉文1,2,徐昊1,衣云鸽1,孟令刚1,亚斌1,张环月1,张兴国1,2(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B4C增强Al/Ti叠层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1期
  • 郭萍,潘浩,贾国玉,侯红苗(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高载荷条件下TC17钛合金常规低周疲劳和保载疲劳损伤行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1期
  • 牛文龙,郭晶,马思文,张麦仓(北京科技大学).新型优质GH738合金的亚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1期
  • 邹军涛1,宋大拙1,雷艺1,2,卓龙超1,商昭1,杨功显2,张琼元2,巩秀芳2(西安理工大学导电材料与复合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东方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长寿命高温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喷砂和退火对DD483合金表面再结晶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0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